读书

从前有一个古文物专家坐在墓园旁

作者:admin 2020-08-15 我要评论

作为有神论者的詹姆斯,用极度理性平实的笔法写下他似乎确凿相信的一桩桩离奇事件。 墓园一直是鬼故事最多的地方 文/安妮 世界考古学领军人物埃里克H.克莱因(Er...

作为有神论者的詹姆斯,用极度理性平实的笔法写下他似乎确凿相信的一桩桩离奇事件。

 

墓园一直是鬼故事最多的地方

 

文/安妮

世界考古学领军人物埃里克·H.克莱因(Eric H. Cline)在其著作《考古的故事》的序章中讲述了英国考古学家霍华德·卡特(Howard Carter)窥见埃及法老墓的故事。“他眯起眼睛,凑在他打开的小洞上,借着手中蜡烛的微光往里面看。”那是1922年冬天,卡特和他的发掘行动赞助人卡那封伯爵为找寻图坦卡蒙陵墓忙碌的第五个年头。时间悄然而逝,成果微乎其微,直到资金即将耗尽,卡特才顿觉国王谷中还有一个地方没有找——他们每年固定的营地。

当卡特窥向洞内,他看到墓室里从地面到房顶塞满了各种物品,其中不乏金制品。显然并未置身发掘现场的克莱因写道:“卡那封伯爵迫不及待地拽着卡特的衣服,连珠炮似的问他看见了什么。”卡特回答说:“我看见了奇妙的东西。”

颇为传奇的是,卡特曾花费整整十年主持图坦卡蒙陵墓的发掘工作,然而,墓室被打开不久,卡那封伯爵就于1923年春天去世了,死因十分诡异:他在剃须时割破了蚊子咬的一个包,造成血液中毒。伯爵的突然死亡在民间掀起谣言,陵墓带有诅咒的传说不胫而走,巧合的是,如今关于陵墓主人图坦卡蒙死因的最可靠猜测也认为他死于蚊虫叮咬而染上的疟疾。

这个故事非常符合我们对考古学的想象,似乎每一个遗址都理应拥有一段传奇故事。单枪匹马的考古学家、灵光乍现的突然发现、谜底揭开的豁然开朗……历史上的风云人物用他们的死亡为后人留下无数迷宫,引领对人类文明发展历程充满好奇的考古专家纷至沓来。

英国鬼故事作家蒙塔古·罗兹·詹姆斯(M.R.James)因他古文物学者的身份在文学界备受瞩目,身为剑桥大学的教授及菲茨威廉博物馆馆长、伊顿公学的管理者,同时也是中世纪手稿及早期基督教领域的杰出研究者,詹姆斯竟然还热爱在圣诞节时期讲述各种鬼怪奇谈。他认为每个人都对超自然话题无法抗拒,在短篇鬼故事作品集《古文物专家的鬼故事》序言中,詹姆斯透露,他自己常常仔细搜查窗帘或刺探房间的黑暗角落,“想知道某处是否可能藏着个眼眶大开的骷髅或者皮包骨头的食尸鬼”。

我常在生活中与考古界的朋友闲谈,他们最头疼的事情之一就是如何击破公众津津乐道的各种历史谣言。从这个维度看,詹姆斯可以算作是古文物界的“异端”,他乐于背道而驰,为五花八门的文物添加超自然传说。他甚至用学者的身份为这些小说背书,故事往往发生在几位专家研究文物时经历超自然事件的现场。

1923年,英国考古学家霍华德·卡特在勘察埃及法老墓

 

“学术向”鬼故事:从《铜版画》谈起

假如——我是说假如——有一天你在逛博物馆或美术馆,临近闭馆,你无意间听到工作人员一边提醒观众离场,一边小声议论馆藏的某幅名画。“前几天来的那个专家说,这幅画左下角的船上原来有个船夫,画进馆的那天翻下船淹死了。你看,他的木浆靠着船舷的样子是不是挺怪的?”

你内心嘲笑他们煞有介事地偏听偏信,同时在回家路上随意浏览社交网络,一个弹窗提醒你留意一起陈年旧案:在画家作画的那一年,一个船夫因为受不了繁重的苛捐杂税,在某个夜晚投河自尽。

我拙劣地戏仿了一个詹姆斯式鬼故事。坦白讲,以故事本身来看,这样的桥段在光怪陆离的鬼怪世界中并不十分亮眼,此类故事总有相似的超自然现象和雷同的起承转合。20世纪有评论认为“他的短篇小说都是些直白的恐怖以及超自然主题的故事,完全缺乏任何深意”。S.T.乔什(S.T.Joshi)注意到了这类评价,同为鬼故事作家及爱好者,他认为“很少甚至没有人注意到詹姆斯的小说真正值得注意的地方”。那么,詹姆斯吸引读者的独特魅力到底是什么呢?

凡谈起詹姆斯的小说,就一定绕不开他最具代表性的《铜版画》。故事是这样的:

J.W.布瑞特内尔是一名对地域风景画兴味颇浓的画商,他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版名为“百宝库”的目录册,这对博物馆搜寻藏品大有裨益。

威廉姆斯是“百宝库”的订阅者之一,布瑞特内尔给他留言,请他格外注意新一期中的第978号作品。这是一幅铜版画,毫无新奇之处且价格虚高——至少在威廉姆斯看来是如此。他邀请几位朋友在不同时间先后看画,诡异的是,每个人看到的都不一样。几经周折,他们终于知道,画中的宅邸和只会在某些时刻出现的画中人确实存在,画中人是宅邸的最后一位继承人,于1802年神秘失踪,他的父亲在三年后也被发现死于画室,第978号作品就是他鲜有人知的最后一幅铜版画。

小说结尾处,詹姆斯写道:“此画现存于阿什雷恩博物馆……布瑞特内尔先生除了确信这幅画非同寻常外,对此一无所知。虽然这幅画一直被密切观察,但它再也没发生过任何变化。”尽管我们知道“阿什雷恩博物馆”意指牛津大学的阿什莫林博物馆(它是全球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博物馆),也无法从众多藏品中考证詹姆斯笔下铜版画的真实性,也就是说,世界的某个角落正如同晚风吹拂下的卧室窗帘,背后隐藏着随时可能出现的危机。

英国鬼故事作家蒙塔古·罗兹·詹姆斯

 

S.T.乔什指出,詹姆斯小说真正值得注意的地方是“那出色的古文物背景”。詹姆斯善于用简洁平淡的文风和半谈话式的口吻展开故事,在《铜版画》中,他是这样介绍画中宅邸的:

“画作展现的是一座并不十分高大的上世纪别墅的正面景观。这房子有三排配有简单窗框的窗户,窗户周围是魔花粗面石砖。房子屋顶矮墙的角上有球形及瓶形的雕刻。房子正中则是一个柱廊。房子两边是一些树,屋子正前方有相当宽阔的一个草坪。”

一系列枯燥的短句倒很符合他的古文物专家身份,这类读起来像在阅读考古报告的文字在詹姆斯的小说中随处可见。他从来不着急渲染气氛或引出悬念,小说中一定篇幅的延宕是靠他纪实性的描写和对古文物知识的介绍来完成的,当读者放下心来,开始集中注意力跟随书中人一起仔细研究故事里的文物时,不寻常的事情就在不经意间发生了。

对于读者来说,詹姆斯鬼故事的无可替代性在于它伪纪录片般真假难辨的阅读体验。因为他的人物刻画和场面描写中充满大量逼真(也可能就是真的)细节,我们无法知道,作者到底是纯粹虚构了一个故事,还是将对超自然现象的想象植入了他亲身经历过的事件中。

在《托马斯修道院院长的宝藏》中,一位英国收藏家发现了文艺复兴时期彩绘窗户中的谜题,继而在德国找到了一个藏有古代金币的凹洞;《“哦,吹哨吧,我会来找你的,朋友”》是关于中世纪教堂废墟被哨声引来的“鬼”;《巴切斯特大教堂的牧师座椅》书写一幅离奇复活的雕刻画,画作引出了一桩谋杀与复仇的案件……每一个故事的展开过程都让我想起图坦卡蒙陵墓的发现经过。詹姆斯是塑造真实感的高手,除了不厌其烦地展示日常生活外,他几乎会在每一篇小说中引入几封信件,收发件人常是古董商/学者/詹姆斯的朋友,他们将带来一些必要线索,并告诉读者:“詹姆斯讲述的故事真实存在且有迹可循。”

詹姆斯的老友肖恩·莱斯利(Shawn Leslie)曾说:“他(詹姆斯)对鬼怪的信仰和他对宗教的信仰相伴而行。”这个评价非常有趣,可以说,肖恩一针见血地揭示了詹姆斯式鬼故事形成独特风格的原因。

自传:古文物专家的“绝对真实”

举世闻名的美国恐怖小说家H.P.洛夫克拉夫特(Howard Phillips Lovecraft)将詹姆斯笔下的鬼描述为“消瘦、矮小,而且毛茸茸的——一种迟缓的、令人毛骨悚然的夜间怪物,处于野兽与人的中间地带——而且常常在被看到之前,就会被触碰到”。这一文学化的描绘直指詹姆斯式鬼怪的原始形态,与博学多识、理智、充满怀疑的古文物专家形成鲜明对比。与我们想象中冷静儒雅的考古学家不同,詹姆斯笔下的学者遇到鬼怪时,反应通常是“吓得尖叫起来”“看起来像一只野兽”,读者可以选择理解为作者睿智幽默的自嘲,或许也可以说是深受宗教影响的詹姆斯对现代性科学主义的怀疑。

詹姆斯1862年出生于英国肯特郡格德尼斯通的一个教区牧师家庭,他的父亲受到当时福音运动的影响,对儿子并未从事神职工作颇感遗憾。1876~1882年,詹姆斯在伊顿公学度过了他的中学生涯,并于那时就对《新约》《旧约》中的伪典以及中世纪早期的启示录文献表现出兴趣,也是在那个阶段,他开始广泛阅读超自然题材的作品。

超自然写作者认为自然之外或之上存在另外的世界,譬如平行时空、天堂与地狱。詹姆斯钟爱擅写吸血鬼故事的爱尔兰作家约瑟夫·雪利登·拉·芬努(Joseph Sheridan Le Fanu)和中世纪英国神职作家沃尔特·迈普(Walter Map)。

詹姆斯在伊顿公学的导师很早就在这个早熟善思的孩子身上看到了成为渊博学者的潜力。从伊顿毕业后,詹姆斯顺理成章地入读剑桥大学国王学院——几个世纪以来,国王学院形成的封闭社交圈一直都只为伊顿毕业生升学而留。不负众望,詹姆斯1879年就发表了第一篇学术论文,而作为考古学家,詹姆斯手握具有权威性的宗教考古发现:他与团队在1902年发现了西萨福克郡伯里圣埃德蒙兹修道院遗址的一块手稿碎片,并因此找到了几位12世纪修道院院长的陵墓。

恐怖文学研究者将大约写作于1892年的《国王学院小礼拜堂一夜》视作詹姆斯超自然题材写作的开端。自1893年起,詹姆斯开始在每年圣诞节前后为朋友们朗读自己的鬼故事手稿,初次朗读的手稿是《埃尔伯力克教士的剪贴册》和《失去的心脏》。这个传统从剑桥闲谈社(剑桥大学的一个文学及社交团体)出发,一直持续到20世纪20年代。

用今天的话说,詹姆斯毫无疑问是一名叛逆的“斜杠青年”。除了搞学术和写鬼故事之外,他还爱好推理小说,P.G.伍德豪斯和柯南·道尔都是他的偶像;对纸牌和填字游戏的热爱与他善于交际的性格相得益彰;他撰写的《艺术启示录》被收入《英国启示录》,重新翻译的《新约》《旧约》对1903年出版的《圣经百科全书》做出了重要贡献。更不必说,他是个体力拔群的旅行家,曾在1892年就完成了第一次欧洲大陆自行车之旅,在1895~1914年间,他亲自跑遍了法国现存143座中世纪大教堂中的141座。

丰富的生活经历对詹姆斯的写作影响巨大,虽然学术及管理成就日益增加,写作鬼故事始终是他非常重视的爱好,陪伴他走过一生。也因此,不难想象,詹姆斯的每一篇鬼故事都带有明显的自传色彩。

他讨厌蜘蛛,于是就毫不掩饰地在《白蜡树》中直抒对蜘蛛的病态厌恶,或是把小说中的鬼描写为“一卷长着蜘蛛般小眼睛的绒布”。他喜欢高尔夫球,所以他的大多数作品中都写到朋友们一起打高尔夫球的场面。此外,他将大量真实的旅行目的地设置为书中故事发生的所在地,譬如《第十三号房间》中的丹麦日德兰半岛,或者《埃尔伯力克教士的剪贴册》里,比利牛斯山口上那座破落的小镇。常读鬼故事的人都知道,“被充分证实”是故事最恐怖的部分,詹姆斯深谙其道,他往往会花大力气描绘一个“绝对真实”的环境,要命的是,超自然现象的魔力恰恰在于只能有一小部分通灵者能看到,然后口口相传。

詹姆斯大概是少有的将自己生活全盘投入鬼故事创作的作家。鬼故事写作者通常会营造完全虚构的氛围,好让读者沉入另一重时空,或者即便说得有鼻子有眼,还是会在某些时刻有意提醒读者“这只是我讲的一个故事”。但詹姆斯恐怕真的相信他说的一切,更不必说读者这一端,听一个古文物专家讲故事就像看一名权威人士作报告,无论多离奇都能令人对内容本身深信不疑。

作为学者,詹姆斯用研究思维思考了自己的鬼故事写作方法,并总结出三个特征:故事背景必须是读者熟悉的,鬼怪必须是可怕且充满恶意的,警惕“神秘主义”语汇以使故事不涉足科幻。他想让读者产生“如果我不小心,这种事情也可能发生在我身上”的感觉,正如美国文学评论家奥斯汀·沃伦(Austin Warren)所言:“被鬼缠着的是地方,而非人。”教堂、玫瑰园、图书馆、画廊……詹姆斯小说中的故事发生在世俗活动空间中,在日常环境中出没的鬼怪犹如一种神秘的宗教,为“不小心”的人敲响警钟。

在被疲惫席卷又不得不持续工作的夜晚,我会选择读一些鬼故事让自己精神起来。前几天我打开阅读APP,那里可以选择AI男生或AI女生的朗读,于是,詹姆斯的故事通过一个冰冷的、没有情绪的声音传递出来,迅速填满我的房间。中世纪研究背景让詹姆斯格外关注历史与现世之间的关系,所以他写的故事都带着从历史深处袭来的恐怖感。相对于今天的读者来说,詹姆斯的小说也可被称为“遗产”了,我们读他的鬼故事就像走进博物馆去看画。

《古文物专家的鬼故事》 作者:[英]蒙塔古·罗兹·詹姆斯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译者:徐成   出版年:2016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都市传说”版本细考

    “都市传说”版本细考

  • 从前有一个古文物专家坐在墓园旁

    从前有一个古文物专家坐在墓园旁

  • 克苏鲁世界:来自深渊的梦魇

    克苏鲁世界:来自深渊的梦魇

  • 阿木爷爷:一位中国木匠的故事

    阿木爷爷:一位中国木匠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