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发刊词(上):人类还没有走出20世纪50年代

作者:admin 2020-04-05 我要评论

经常有朋友问我:你研究日本战后思想史、研究日本的思想家,这对我们中国有什么用?我一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今年在新冠肺炎爆发的时候,日本朋友在捐赠物资的同...

经常有朋友问我:“你研究日本战后思想史、研究日本的思想家,这对我们中国有什么用?”我一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今年在新冠肺炎爆发的时候,日本朋友在捐赠物资的同时也说过一句话:“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我想大家都还印象深刻。这句话给了我非常大的启示——其实这不就是个很好的回答吗?

日本援助物资的“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诗句

思想家有国籍、思想史的问题有国界,但是思想能力是没有边界的,是人类共通的。今年当我们面对新冠肺炎这样一个突发事件,并且发现病毒把全世界用一种奇特的方式连成一体的时候,我想这句话所包含的含义就不难理解了。

有一位西方哲人说过:历史总是在危机的时刻,突然展现它的真实面貌。不过这样的时刻永远是瞬间,如果你和它擦肩而过,你就永远无法进入历史。这也是为什么我要在现在这个时刻和大家分享日本战后思想史的原因——因为那也是一段充满了危机的历史瞬间。
 

可能有的朋友会有疑问,为什么是日本战后思想史,而不是日本现代史或者是当代史呢?确实在我们中国的历史学划分时代的时候,没有“战后时代”这样一个历史区分。但是“战后”这一段历史时期,对于日本的思想界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战列舰“密苏里”号进行的日本投降仪式

在这一段历史过程当中,日本的思想家们面对着的问题,不仅仅是我们中国人最关心的战争责任的问题,还包括了如何重建日本社会、日本这个国家要向什么样的方向发展,以及如何维护世界和平,如何防止日本再重蹈当年发动侵略战争覆辙等等一系列的问题。

我们音频课程把时代背景设定在20世纪50年代前后,在这一段历史时期里,国际上发生了很多重大的历史事件。在某种意义上,这些历史事件决定了其后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走向。

在这个背景之下,我想给大家介绍一个20世纪50年代发生在北美的事件,这个事件影响很大,对日本尤其发生了重大的影响,日本的一些知识分子都对这个事件表示了自己的态度。我想从中选择出比较有代表性的思想人物,跟大家分享一下他们的想法。

这个事件是加拿大外交官哈伯特·诺曼(E. Herbert Norman,也译作赫伯特·诺曼,1909-1957)在1957年自杀的事件。关于诺曼自杀的前因后果,我会在后面的课程里边再详细的给大家做介绍。不过本次音频课程的重点,不在于这个事件本身。如果我们只去关注这样一个事件本身,也许它会变成一个和我们每个人没有什么直接关系的、过去的老故事。

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是,这个老故事虽然发生在北美、它的后续效应发生在日本,看上去都跟我们没有什么关系。但是老故事里边透露出来的很多信息,其实对我们是有启发的。这个启发就在于,当时代发生巨大变化的时候,我们已经习惯的那些判断方式、表达方式,有可能是没有办法准确把握现实的。在这种时候,如何调整自己的认识?这是跟我们每一个现代人息息相关的问题。

人类还没有走出20世纪50年代

现在让我们先来简单回顾一下上世纪50年代的时代背景。

在这十年里发生了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第一个事件是朝鲜战争。朝鲜战争不仅造成了朝鲜半岛南北对立的格局,也给美国长期把军事力量留在东北亚创造了条件。

1945年,美国在冲绳战役之后,就占领了冲绳,其后接管了冲绳的施政权,一直到1972年为止。在朝鲜战争结束之后,美国的军队也留在了韩国。所以两个地方的美军基地,一直到今天仍然还是存在的。

1945年4月1日,美军开始在冲绳岛登陆

与朝鲜战争几乎同时,在美国国内出现了“麦卡锡主义(McCarthyism)”。麦卡锡是一个国会议员,他是一个坚定的反共主义者,他利用各种手段动员了美国的国家机器,对美国内部乃至于和美国有关的一些地区的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进行残酷的政治迫害。

如果说朝鲜战争和麦卡锡主义的盛行,让全世界的进步人士感到惊愕和不解的话,那么50年代也还有一些振奋人心的大事件发生。这里最重要的一个事件就是1955年万隆会议召开

万隆会议的重要性在于宣布了亚非弱小国家的独立,和这些获得了主权的独立国家之间,建立团结一致的合作关系的意志。同时万隆会议也明确宣布,它不加入冷战结构的国际格局。

二战结束之后,国际上形成的冷战格局是由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两大阵营支撑的。主导着资本主义阵营的国家是美国,主导着共产主义阵营的国家是苏联。当时两个国家在主导性方面都具有某种绝对性。

万隆会议精神明确显示出在冷战的对立格局之间,形成了由亚非国家组成的中间地带。中国在当时虽然仍然采取一边倒的政治态度,也就是维护苏联的共产主义阵营的主导地位。但同时,在推动“亚非国家不结盟运动”的这个国际潮流中,中国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在万隆会议闭幕之后,1956年,苏共二十大召开。按照惯例,各国共产党都派自己的代表参加了会议。但是在会议结束之后,又召开了一个只有苏共中央委员参加的关门会议。在这个会议上,赫鲁晓夫宣读了他的秘密报告。这时距离斯大林逝世已经有三年时间,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核心内容是对斯大林的执政进行全盘的否定。特别是对他晚期进行的政治大清洗,进行了严厉的指控。

苏共二十大上的赫鲁晓夫

赫鲁晓夫的论述逻辑是:苏维埃时期在斯大林领导下取得的全部成就,应该归功于苏维埃政党的正确领导,和苏联人民的不懈努力和奉献。而这个时期所犯的那些严重的错误,应该归咎于斯大林个人的残暴、独裁和多疑。这样一个秘密报告,总体上看,是一个全盘否定斯大林、批判斯大林的文献。

可是在苏共二十大的开幕式上,赫鲁晓夫曾经进行过另外一个致辞,面对的是全世界的共产党的代表,当然也面对了全体苏维埃的成员。在致辞里,他仍然延续以往的说法,热情洋溢的赞扬苏维埃之所以走到了今天,都是因为斯大林同志的正确领导。

因此,在一个会议的开幕式和闭幕之后的关门会上,赫鲁晓夫同一个人发表的两个演讲,基调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弯。这个事情在赫鲁晓夫秘密报告最后被泄露出来之后,引起了全世界共产党的震惊,各国共产党对这个事件都表现出严重关注。

同时在1956年的下半年,也就是苏共二十大召开的同一年年底,发生了“波匈事件”——波兰和匈牙利宣布要从苏联的直接掌控中摆脱出来,确立自己的政治主导权。波、匈的独立需求欲求,导致了苏联的直接出兵。出兵镇压东欧的两个兄弟国家,这件事情本身也引起了全世界的震惊和非难。

在斯大林批判事件发生之后,国际共产主义阵营并没有瓦解,但是它不再是原来那种“铁板一块”的存在方式了。所以应该说1956年的斯大林批判,也是这十年里非常重要的一个节点。

20世纪50年代对于整个世界都是关键的十年。

这个时期,美苏开始重新布局,美国推动了朝鲜战争,其后苏联引发“波匈事件”,美苏的对抗结构显在化了。就美苏各自的内部格局而言,“麦卡锡主义”显示了美国的日益右倾化,斯大林批判显示了苏联改革的最初动向。在这个格局形成的同时,亚非独立运动作为中间地带,奠定了冷战格局解体的基础。

今天回过头看,世界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当年的中间地带,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但是这个基本的结构关系还是依稀可辨的,所以可以说,人类还没有完全走出20世纪50年代。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撒马尔罕纸

    撒马尔罕纸

  • 发刊词(上):人类还没有走出20世纪50

    发刊词(上):人类还没有走出20世纪50

  • 她是游泳冠军,让她活下去吧

    她是游泳冠军,让她活下去吧

  • 乌雷:捍卫“必须”

    乌雷:捍卫“必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