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

「直男」的消失?

作者:admin 2021-04-30 我要评论

如何定义男性气质 对于任何个体而言,性别不应当成为束缚。幸福的人是自由且有弹性的。 直男癌与娘娘腔:真男人形象的迷思 我有一位男同事,家有正上中学的儿子...

如何定义男性气质

对于任何个体而言,性别不应当成为束缚。幸福的人是自由且有弹性的。

“直男癌”与娘娘腔:“真男人”形象的迷思

我有一位男同事,家有正上中学的儿子。他曾好几次向我们感慨为人之父深感释然的两个瞬间:其一是儿子10岁的时候跟妈妈讲,他有女朋友了;其二是儿子不久前问他,可否认识“黑社会”,受到不公平的待遇,“想要跟人干仗”。同事嘴上阻止,心中点头:“是个像我小时候的小爷们。”释然的背后是对现实的不安与困惑:在老父亲成长的年代,屏幕上的男人是高仓健和史泰龙,当花样美男与小鲜肉占据热搜,男孩还能成为“男人”吗?

呼唤“真男人”的声音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在社会舆论场中回响一次。可什么是“真男人”?这大概是当下社会中最令人困惑的问题。前两年,央视《开学第一课》请来了几位流量男明星,网络舆论炸开了锅,拒绝“娘娘腔”的呼声高涨,“少年娘,则国娘”的说法兴盛一时。
 
关于性别的种种争论,存在一个相似的陷阱:人们常常忘记自己到底在谈论什么。对“娘娘腔”的避之不及往往是因为人们在外形特征与精神品格之间虚构了某种联系:一个外表阴柔、举止动作轻柔的男性必然是软弱的、无担当的。
 
 
 
 
 
 
 
然而,性别的道具、姿势和剧本绝非一成不变。在中世纪欧洲,紧身裤是上流社会男性的标配。波旁王朝的路易十六最爱红色高跟鞋。17世纪,将昂贵的蕾丝点缀在衣领和袖口是男性贵族的风潮。直到启蒙运动后,为了体现理性精神,上流社会的男人们才抛弃了穿着浮夸之风,把蕾丝和高跟鞋扔给了女人。
 
某些性别气质标志的产生甚至还具有很强的随机性。在今天,外表最阳刚的“钢铁直男”都会对粉色避之不及,但粉色曾经属于欧洲上层社会精英男性。直到1918年,美国最权威的妇女杂志《女士家庭日报》还在为母亲们提供这样的建议:“粉色适合男孩,蓝色适合女孩。”因为“粉色更加坚定强烈”,“蓝色更精致讲究”。在美国,粉色变成女性的代表色发生在距今并不遥远的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关键转折点是在1953年的美国总统就职典礼上,艾森豪威尔的夫人玛米·艾森豪威尔(Mamie Eisenhower)穿了一件粉裙。此后,全球化的消费市场将这一新的性别规范安置在了世界各地。
 
1978年,由高仓健主演的日本电影《追捕》在中国上映,引起轰动。高仓健的冷面硬汉形象成了80年代最具代表性的理想男性形象。但事实上,这并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被推崇的典型“男人”。儒家文化主张阴阳和谐、文武之道,并不排斥男性“柔”的一面:文官的地位高于武将;才子往往偏于柔弱;以貌美著称的潘安、宋玉也不是负面形象。
 
阳刚之气逐渐成为中国男性气质的主流追求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伴随现代化进程发生的事。对抗外辱,扭转“东亚病夫”形象的民族主义诉求是背后强大的动力。影视剧里屡见不鲜的霍元甲故事就是例证。高仓健走红中国的上世纪80年代也有相似的背景。1986年,剧作家沙叶新创作的话剧《寻找男子汉》在上海人民艺术剧院演出,后又被拍成电影搬上大银幕,引起全国热议。故事里,一位大龄女青年到处寻找真正的男子汉,先后遇到公子哥、奶油小生,失望彷徨。“文革”之后,百废待兴。好莱坞把史泰龙这样的硬汉带到了中国的银幕上。中国何以面对世界,是寻找男子汉背后的真正的焦虑。
 
而在和平和高速发展40年后,中国男性形象附着的民族主义诉求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消解。我们今天的男性气质想象处在不同的话语空间里。
 
在审美上,一些女性青睐肤色白皙、相貌精致的男性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小时候看电视剧《三国演义》,诸葛亮一出场,妈妈就讲起演员唐国强是拍《小花》成名的,年轻的时候是全国公认的美男子。那大概是我第一次对“奶油小生”这个词留下印象。改革开放以后,工农业主导地位削弱,知识取代体力成为第一生产力,社会审美必然随之变化。
 
相比带有阴柔特质的男性形象的回归,对男性的集体批判才是更特殊的时代现象。“钢铁直男”在舆论场中也早已不占优势。前几年,“直男癌”一词出现,被女性们用于批评那些活在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审美观里的大男子主义者。这两年,人们干脆把“癌”省去,“直男”两个字自带负面评论效果。我有一位男同事曾自嘲三个特征使自己处于社会鄙视链的底端:直男、单身、无猫。“中年油腻叔”“老年猥琐男”……批评话语屡出新词,层出不穷,直击各个年龄段。你很难找到一个时髦的正面词语来形容男性了。
 
其实不管是中国古代的儒雅书生还是西方文化里的肌肉英雄,抛开外形的差异,内里的男性气质其实都包含同样的机制:对权力掌控和等级秩序的重视。文弱书生式的“文弱”不是来源于对女性视角的迎合,而是源于科举取仕和文官制度对文人气质的推重。
 
当“暖男”“小鲜肉”取代冷面硬汉成为流行文化的主流,审美背后的实质是一场对传统性别关系说“不”的对抗。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学院副教授方刚告诉我,在这场对抗里,女性和性少数群体结成了同盟,用消费主义的方式投了票。
 
今天能够收获口碑和流量的网络文学改编影视剧都是女性向作品。很多网络文学有耽美倾向。“耽美”一词产自日本,原指唯美主义,后在中国多被用于表述男同性恋的爱情。但耽美并不只受同性恋人群的追捧。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传媒与设计学院副教授徐艳蕊和厦门大学中文系助理教授杨玲在研究中分析了这类作品在女性中广为流行的原因:在异性恋模式中,男性、女性各有一整套行为规范,即:男性在两性关系中表现出的主动性和支配性,以及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出的权力欲和进攻性;而女性在两性关系中则表现出被动、脆弱、易受伤害,需要有所依赖和被保护。
 
然而在耽美作品里,虽然主人公分为“攻”和“受”,但相对异性恋模式,他们的关系是平等的,因为二者说到底仍然是具有同样的社会身份和生理结构的个体。他们不受固定规范的制约。对心仪的对象主动展开追求的一方很有可能是“受”;“受”也可能比“攻”能力更强、权力更大、更有智慧。相反,“攻”可能会温和脆弱,或者天真单纯、美貌无双。
 
最近播出的网文改编电视剧《赘婿》引发的争议凸显了两性截然不同的性别身份诉求。《赘婿》的故事主线很简单:一位现代金融界巨头穿越至古代,成为富商苏家赘婿,但凭借自己的能力扭转了地位,开创了事业。在电视剧里,为了吸引女性观众,男主人公一开始就因为“不守夫道”被送到了“男德学院”惩罚教育,学习煲汤做菜、育儿喂奶,稍有差池就要被罚站、罚跪,放学之后还需妻子接回,不得独自闲逛。主人公还说:“夫妻双方无论如何都应该是平等的,不应该分高低贵贱。”
 
但事实上,网文小说准确定位受众性别,分成男频文和女频文两种。《赘婿》的原著本是男频文,它的背后是近两年兴起的一批广受欢迎的“赘婿文”。它们都有同样的套路:男主低开高走,前期受到女主一家的打压,后绝地反击,在事业上取得巨大的成功。阅读软件“疯读小说”2020年9月发布的一份调查显示,赘婿文占据了一个月内增长榜单TOP10中的3席,甚至包揽榜单前两位。喜欢赘婿文的用户,18%在30岁以下,27%的人处于31~40岁之间,35%的人在41~50岁之间。在小说《赘婿》里,主人公成功的标志是坐拥天下与后宫。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女性高潮是什么感觉?让婚姻幸福的她来

    女性高潮是什么感觉?让婚姻幸福的她来

  • 寂寞少妇约见网友被偷拍裸照,并被要挟

    寂寞少妇约见网友被偷拍裸照,并被要挟

  • 十二星座代表的冥帅,双鱼座惩罚恶人,

    十二星座代表的冥帅,双鱼座惩罚恶人,

  • 我被小鲜肉装进被窝里了 四十岁女子约

    我被小鲜肉装进被窝里了 四十岁女子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