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

读书 | 每天只要工作4个小时的5个理由

作者:admin 2018-08-26 我要评论

休息就像性、唱歌和跑步一样,人人基本上都知道该怎么做,但是用点工夫、多一些了解,你就能做得更好。 美国作家比尔布莱森在《那年夏天》一书中说,美国第30任...

“休息就像性、唱歌和跑步一样,人人基本上都知道该怎么做,但是用点工夫、多一些了解,你就能做得更好。”

美国作家比尔·布莱森在《那年夏天》一书中说,美国第30任总统柯立芝每天只工作4小时,其余大部分时间都用来打盹儿了,他下午打盹2到4个小时,晚上还会再睡上11个小时。白宫接待员回忆说:“在我的印象中,没有哪位总统像他那么能睡。”不打盹的时候,他常常把脚搁在敞开的办公桌抽屉里,数着宾夕法尼亚大道上经过了多少辆车。他的“无所作为”却为美国带来了经济的蓬勃发展,华尔街的市值增长了2.5倍。1923-1929年间美国的发展被称为“柯立芝繁荣”。

历史上的许多思想家,如达尔文、导演伯格曼、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爱丽丝·门罗,他们都认识到,为获得最高的效率,每天只需要集中精神工作4个小时。为了从这四个小时获得最大的成果,每天余下的时间要用来休息,如散步或小睡。

亚历克斯·索勇-金·庞


斯坦福大学访问学者亚历克斯·索勇-金·庞写了本书,教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休息,书名叫《休息:为什么减少工作时间能干掉更多的活》。阿里安娜·赫芬顿给《纽约时报》撰写的书评中说,庞要打破这样一种错误的认识:为了成功,必须过度劳累。这种错误的看法可以追溯到工业革命。从那时起,人们开始认为家庭和工作是分离的,而且是对立的两个领域。家庭被认为是人们放松、从工作的劳累中恢复的地方。庞指出,工作和休息不仅不是对立的,而且可以相互促进。工作和休息不是像黑和白、善和恶那样对立的,它们更像是生活的波浪中不同的点。

《休息:为什么减少工作时间能干掉更多的活》

庞的核心观点是,休息不仅能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和创造性,而且能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充实、更愉快。但不是所有的休息都是生来平等的。休息不仅是不工作,在庞看来,最有效的休息是积极的、用心的休息。这意味着休息是一种技巧。“休息就像性、唱歌和跑步一样,人人基本上都知道该怎么做,但是用点工夫、多一些了解,你就能做得更好。”

许多历史上最有创造性的作家、科学家、思想家和政治家的秘诀:他们对休息非常认真、非常严谨。庞指出,现代科学已经证实了古代人的观点:工作提供了活下去的手段,休息则赋予生活以意义。

妨碍人们休息的是一种宣扬过劳的职场文化。“今天大部分领导都把压力和加班视为一种光荣的事情,吹嘘他们自己睡得多么少、假期多么短,让公关细心维护他们的工作狂形象。”

庞提供了多休息反而能完成更多工作的几个方法:

1 要早起。

每天早起,在家工作一会儿,能让你在最重要的项目上取得进展。从困难的事情做起,先完成最重要的工作,这样每天余下的时间就可以更灵活地加以安排。另外,早上还没有社交媒体和电话的干扰,聚精会神地工作两小时,相当于在有干扰的情况下工作6个小时。

2 专注和休息交替进行。

伟大的人物总是努力工作和休息交替进行,在这两种模式之间快速转换。专心工作一两个小时,然后休息20分钟。认真的休息如读书和散步,有两个好处。首先是恢复在工作中损失的精力。其次,让你的潜意识有机会获得更深的洞见和创意。这是达尔文、狄更斯、斯蒂芬·金等人成功的原因。达尔文每天只做五个小时的研究。

3 找到一个真正让你感到好玩的嗜好。

头脑优秀的人都会有一个嗜好,能跟工作一样让他们从中获得满足,这种满足的规模更小,但不会让人受挫。丘吉尔喜欢绘画,因为画画跟从政一样需要眼光、决断和信心,但绘画时不需要应付政治对手。

4 在思考过程中停下来。

许多作家都会在写到中途时收工,这样第二天写起来会更容易。科学家近来也发现,知道你第二天会回到前一天余下的问题,会激发你的潜意识继续想着它,这样就能提高你第二天找出解决办法的几率。

5 可能的话,小睡片刻。

 

研究发现,白天小睡20分钟,赶得上晚上睡几个小时的效果。谷歌公司的员工可以在一个价值15000美元的睡眠仓里快速地睡一觉。美国军方也认识到了午睡的好处,只不过他们不称之为午睡,而称之为“战略性恢复期”。但注意不要睡得太多,超过20分钟的话,就很难甩掉那种昏昏沉沉的感觉。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时间与记忆:过去为什么重要

    时间与记忆:过去为什么重要

  • 世界上战斗力最强的狗,鬼獒青狼獒屈居

    世界上战斗力最强的狗,鬼獒青狼獒屈居

  • 世界上最高的雪人 耗时一个月完成建造

    世界上最高的雪人 耗时一个月完成建造

  • 生命与自由

    生命与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