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

2013失望之书

作者:admin 2017-06-26 我要评论

从2011年开始,每年春节之前,南都周刊都会推出过去这一年的「失望之书」榜单,今年是第四届。进入这份榜单的十本书,并非一般意义上的烂书、坏书,有的甚至称得...

从2011年开始,每年春节之前,南都周刊都会推出过去这一年的「失望之书」榜单,今年是第四届。进入这份榜单的十本书,并非一般意义上的烂书、坏书,有的甚至称得上是优良之作。但它们或因过度营销而被拔高,或因话题热门而受追捧,甚或是著作者本身的声名和地位,令其拥有过于耀眼的光环。而其作品中的硬伤与病灶,则往往被忽略,被原谅。我们推出这个榜单的目的,正是为了祛除遮蔽,反抗流行,让阅读变得更纯粹。没有期望,就无所谓失望。与其说我们在列「失望之书」,不如说我们在呼唤「希望之书」。

1_28

邓小平时代

【美】傅高义著

冯克利译

三联书店

2013年1月

定价:88.00元《邓小平时代》

高大全的伟人传记

文_思郁

先说明下,因为早在2012年已购得本书的港版,因此阅读经验以港版为主,但是作为2013年的失望之书盘点,我又重新购得了本书在大陆三联出版的版本,点评的自然是以三联版本为主。从外表装帧上看,基本没有任何差别,三联出版社继承了港版的设计与装帧,除了港版封皮上一个红色的标签,上面有“忠实原著,未经删节”的字样。

哈佛大学社会学教授傅高义倾尽十年之力完成的这部著作《邓小平时代》一经出版,入选多家知名媒体的年度最佳图书,被誉为邓小平研究的里程碑式力作。但是作为一本写给西方人看的中国政治人物传记,这本书存在的问题同样不可小觑。通读本书,你首先会发现这本厚达八百多页(内地版少了一百多页)的传记,在处理传主的生平上有着严重的失衡,对邓1904年出生至1969年的回溯只占用了不到三十页的篇幅,前半生一笔带过,从掌握这个国家的最高权力开始,几乎每天都有详细的记载,这种奇特的安排和选择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历史学家高度的政治嗅觉和政治觉悟。这本传记严格上来说,是从1969年邓离开中南海,被放逐到江西南昌,接受毛泽东思想再教育开始叙述的。从“曲折的掌权之路”到“开创邓小平时代”这样的命名已经表明了作者先入为主的进步史观,也难怪历史学家佩里·安德森批评傅高义本质上是一个“歌颂者”。一本政治人物传记来说,这样的写法多少有些主观,偏离了一个历史学家的视角—当然,我们说过,傅高义本来就是社会学家出身,他似乎更容易从这个角度讲述一个时代的政治强人的故事。

社会学与历史学之间一个重要的差别在于,前者注重数据分析和逻辑推演,得出一个合理的结论;而对一个历史学家来说,重要的是把史实搞清楚,结论上只能点到为止,甚至没有结论,最多可以总结经验,因为历史就是这样发生的,是不会有结论的。对照这种观点,我们还发现了《邓小平时代》在史料的选用上是广度有余,深度不足。傅高义也提到这种缺陷,邓小平没有留下可资利用的私人档案,很多重要的决策也没有公开,因此他只能从已出的官方出版物中寻找可以利用的资源,甚至从高级干部子女的回忆录和访谈中寻找有用的信息。提及在海外出版的出版物,因为无法证明资料来源的可靠性只能放弃使用。这些众多的条件限制,致使这本厚重的传记多少有些高大全,可想而知,借助这样的官方宣传资料完成的传记到底有多主流和主观。给我留下的阅读印象,直线叙事上的枯燥乏味暂且不提,这本书不像传记,更像一本细致入微加厚的官方宣传版《邓小平年谱》,极力把邓作为一个力挽狂澜,拯救中国于危难之际,促进改革开放的时代伟人来解读,缺乏对邓更为细腻和体悟式的深入刻画。

总而言之,先入为主的主流史观束缚了作者更为广阔的视野,敏感史料的缺乏限制了作者的历史想象力,外国学者对中国问题的身份隔膜又使作者的书写陷入了宏大叙事的困境。

读完此书,我会赞同佩里·安德森的说法,邓小平还没有真正遇到适合他的传记作家。

帝制的终结

杨天石著

岳麓书社

2013年7月

定价:39.80元

《帝制的终结》只见细节,不见思想

文_思郁

辛亥革命百年之际,很多媒体都连续做了纪念和反思性的文字,关于那些被遮蔽的历史,那场被误读的革命,被误解的仁人志士,被歪曲的“卖国贼”,被夸大的革命成果,在这些日益深入的近代史研究中,渐渐拨开了迷雾,变得清晰可辨。很多人都说这是给历史翻案,可是历史根本不需要翻案,我们只是要还历史一个清白之身,那些原来不能说的说明白,不能写的写出来,把那些总是单面的个体,还原成一个更为复杂多面的历史中人,他们深陷历史与传统的焦灼,在呐喊与彷徨之间无所适从。

杨天石这本“记述先人们推翻专制、创立共和思想和业绩”的书稿《帝制的终结》号称穷尽了作者五十年辛亥研究,全景式讲述辛亥革命。作者以平实的语言、扎实的史料功底,简明而细致地说明了辛亥这一段历史。全书充满了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动人细节,还原了当时的历史场景,确实给人很强的现场感。作者对辛亥革命中的大人物和各种小人物都下足了工夫,挖掘足够的史料,力图给每一个“在场”的人物足够的活力,让他们开口说话的同时,还能掌控住整个历史大脉络的走向。

但是这本书的缺点同样明显。在我的阅读印象中,已经出版的关于辛亥革命的著作中,大多数都跳不出大陆主流史学的观点窠臼,而且最为重要的一点,史料足够丰富的基础之上,并未有清晰而直观的理论总结陈述。深入了进去,反而跳不出来。杨天石对史料的爬梳与整理,令人叹服不已,说这本著作穷尽了作者五十年的辛亥研究并不为过,但是只有现象,没有结论;只有历史事实,反而看不到事实背后作者对史实规律的经验探讨和总结,最终得出的还是教科书上的结论,对这样丰富的史料运用多少有些可惜了—相比而言,附录中的几篇文章反而思考得更为深入一些。

当然,我这样有点说风凉话,一个严肃的历史学者,首先要大量占有和遴选资料,然后才能分析和总结,而我们这些读者往往恨不得先知道了结论,然后再去读对应史料。对读者来说也许结论更重要,但是对作者来说,让那些不为人知的,那些被遮蔽的、被掩盖的、已经遗失的或者被歪曲历史细节得到还原才是更重要的事情。也许正因为如此,这本《帝制的终结》让我们产生一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缺憾。

还有一点值得提及,现如今流行通俗写史,看重大历史中的小细节,很多历史学家开始了通俗写法著史,仿佛只有如此才能显得贴近大众,普及常识,殊不知,历史中的小细节固然重要,但个体的魅力难挡历史的潮流,在历史的叙述中,如何不能“因小失大”才是最为要紧的,一味地求通俗,求接地气,只会让历史的严谨迷失在时代的雾霾之中。

重新认识近代中国

马勇著

社科文献出版社

2013年6月

定价: 36.00元

《重新认识近代中国》缺少新意的“重新认识”

文_隋锋

市场上热销通俗历史书的作者大致有三类:一是以天涯社区“煮酒论史”版网友为代表的网络写手,如金满楼、押沙龙;二是以“民间学者”身份著书立说的作家,如傅国涌、范泓;最后则是以学院学者身份,撰写非学术近代史作品者,以张鸣、马勇、雷颐三人最为知名。

学者以研究员、教授之尊,而为大众普及历史,继承当年黎东方的事业,自然是读者之幸。只是他们一本本问世的畅销书,其质量却是参差不齐,与学者身份不相匹配。出自严肃学者笔下的通俗历史作品,行文可以轻松、语言可以风趣,但不能丢下学术的实证精神。在我看来,学者要做的是将学界已有成果,用通俗的方式介绍给读者。而不是如现在的某些作者,利用大众传播无需学术审核的特点,轻率地传播自己的推想。

马勇《重新认识近代中国》一书,回顾了从明末清初,直至袁世凯称帝止的历史,着重于义和团与戊戌变法。为让各个事件环环相扣,马勇在书中说义和团起事是因为民众怨恨洋人修铁路、挖龙脉,以致把祖宗得罪了。而事实上,义和团之所以会发展起来,是因为洋人触及了普通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传教士干涉地方司法,让教民横行乡里。在“温情”看历史的作者笔下,历史人物都有让人“同情”的点,没有一个人是“坏”的。所以书中也找不到任何洋人在华犯罪的记录。

在史观而言,马勇对蒋廷黻及其所著《中国近代史大纲》极为推崇,因为此书第一次将近代中国历史看做一个“现代化过程”。我们知道,自1949年以来,官方建立的是以革命史观—太平天国、义和团和辛亥革命三次“革命高潮”为核心的历史叙述。马勇新书所说“重新认识近代中国”的“新”就是要突破革命史观,以现代化史观审视历史。

然而这个“新”只是相对于很多年前那些充满教条的著作而已。因为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即有大陆学者在马克思主义史学框架内,通过将“现代化”等同于“资本主义化”来寻求突破了。九十年代,学者就直接拿西方现代化理论来解释近代中国了。如今甚至在实行新课标的高中历史教科书中,都已经采用了现代化史观。

马勇对中国现代化历程的理解也并无独到之处,固守费正清“冲击—反应”理论,叙述了知识分子与清王朝如何在一次次战争失败后痛定思痛,启动改革。在其看来,如果清王朝在鸦片战争后即着手走向“现代化”,那历史或许会如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对于此种简单化的比较,秦晖早已指出,明治维新前的日本是“封建化”的,需要做的是实现中央集权。中国当时的情况截然相反,因此日本改革的成功对理解晚清并无参照意义。

无论是马勇的《重新认识近代中国》,还是张鸣的《重说中国近代史》,书名的口气都未免太大了一些。正如笔者前文所说,学者将学术观点推而广之是责任所在,但这种推广的工作,实在当不起媒体过度的赞誉。

打工女孩

【美】张彤禾著

张坤、吴怡瑶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3年3月

定价:33.00元

《打工女孩:从乡村到城市的变动中国》

猎奇目光过滤后的真实幻觉

文_思郁

至今我对张彤禾的《打工女孩》还是怀着极其复杂的心情,不知道如何才能正确评价它。我承认她书中所观察和描述到的生活触及到了中国当下打工者的某种真实。但正是这种真实让我感觉到一种强烈的不安。

我身边都是这样的朋友,每年过年回家都会看到。我的邻居,小时候的玩伴,我的亲戚,只有在过年的那段时间里才会看到那些熟悉的面孔笑嘻嘻地出现在面前。但是当我们坐在一起的时候,要不就是无话可说,要不就是嬉笑吹牛,回忆往事,沉默是打发时间的最好方式。我们都避免谈及现在的生活。我每年都见到他们,但是越来越不了解他们现在的生活,我不知道他们在城市中如何生活,在工厂里的待遇如何,工作有多辛苦等等。他们的爱情与婚姻,奋斗与挣扎,羞辱与欺诈,都隐藏在过年那段时间的挥霍当中—他们都极力表现出对金钱满不在乎的态度,仿佛自己腰缠万贯,一掷千金。某种程度上也确实如此,一年的压抑只有通过过年时大把地购物和赌博才能满足。我距离他们越来越远,我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变成了一个外人。

张彤禾在《打工女孩》序言中提及到了在东莞这个遍布工厂的城市里,她说“她是一个外人”,但是她强调说,但“我遇到的每个人也都一样,正是这种共同身份,让我们敞开了心扉,跨越了历史、教育背景,社会阶层的重重鸿沟,建立友情”。这是个一厢情愿的说法,你的社会阶层、教育背景、华裔身份任何一个都是不可跨越的鸿沟,而且这个鸿沟有时候不是你的观察对象设立的,而是你自己自动设立起来的。你一遍遍强调家世背景,现在的生活状态,甚至你的漂泊与孤独—最后这一点尤其可笑,你的流浪是游历和悠闲,至少不用每天挣扎在贫困线上,不用尔虞我诈讨好主管与老板;而别人流浪的是背井离乡,是苦苦寻找生存的机会,这两者之间没有任何共同感。你先入为主的优越性与主观性让你只看到了她们表面的生活。

《打工女孩》这本书最大的缺点就是过于真实,张彤禾描述的打工女孩吕清敏与伍春明,她们的生存状态无疑是现如今汹涌挤向城市的打工者中很有代表性的,但是这种真实过于表面,甚至说过于猎奇,她无心探讨真实的背后到底是什么。张彤禾告诉我们说作为记者,她只是一个旁观者和记录者,她不负责追问这一切发生的原因。但是她在书的后记采访中却提到写作过程里,她读了很多中西方学者对中国流动人口的研究,她说她描写到故事中的农民工生活的典型事例比如卖淫、跳槽、与老板吵架等等,这些事她感到很安心,因为“我所发掘的故事跟他们的研究发现能够吻合”。她所谓的客观只不过是吻合自己的偏见。所谓的真实与客观只不过是通过她自己有限的视角,选取令人产生同情或是厌恶的情绪对比,书写出合乎她预设好的研究成果的故事书。

我宁愿承认这些流动人口是沉默的大多数,我们没有办法去尽量客观地书写他们的故事。他们的故事和生活,他们所遭受的苦难在文字的包裹之下都显得过于苍白无力了。张彤禾通过《打工女孩》所揭露的真实,只不过是被严密修饰的文字,强烈的主观视角,先入为主的结论,猎奇的目光过滤后的真实幻觉。无论是张彤禾对她接触过的打工女孩,还是我对身边的那些朋友,都没有资格说,自己说出了他们的真实。

因为面对他们,我们都是外人。

未来:改变全球的六大驱动力

【美】阿尔·戈尔著

冯洁音、李鸣燕、毛云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4年1月

定价: 68.00元

《未来:改变全球的六大驱动力》未来将是“老大哥”时代?

文_郑渝川

美国第四十五任副总统、2007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阿尔·戈尔所著的《未来:改变全球的六大驱动力》,简直是本优点奇多的书。这本书的简体中文版有很高的翻译质量,得以让中国读者见识一个当过副总统的大领导,写起文章来也完全可以做到没有“官气”。相对于市面上可见的谈论环保、新能源、污染治理等主题的同类作品,这本书引用的数据、案例、媒体报道乃至引文,都清清楚楚。值得一提的是,戈尔在书中还毫不避讳地谈及了美国1920年代前后推行强制绝育等不光彩的历史记录,并公开抨击医药工业、华尔街等利益集团对美国民主产生的腐蚀作用,这是其政治勇气和信仰的体现。

《未来:改变全球的六大驱动力》一书的更显著优点则在于,对于影响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六方面问题给予了非常深刻的剖析和批判。如果这本书进行大幅删减,压缩到现有篇幅的三分之一左右,改名为《全球化怎么落到了这种地步》、《人类文明的六大危机》,恐怕就不该提名为“失望之书”,而应跻身年度好书之列了。

在书中,戈尔更多地痛陈问题如何严重,罗列方方面面的乱象,却没有真正展开叙述他所定义的“可持续资本主义”,即“改变全球的六大驱动力”的框架内容,更没有就他就解决具体问题的倡议进行必要的可行性论证。对解决经济、贸易和金融全球化导致的发展失衡问题,书中只是简单化地提出建议,或者干脆不提出“如何做”的建议。

比如,扩大和普及3D打印等新技术应用,借此促成就业岗位反响回流到美国;又如,提出要解决投资者股票等金融产品持有期过短,由此诱发的上市公司乃至社会成员行为短视化的问题,破解思路竟然仅仅是启发企业和公众提高认知。对解决全球气候等环境危机,戈尔给出的税收政策、使用补贴、间接补贴、总量管制和交易制度等一揽子建议,实际上已是美国、中国、欧盟等经济体正在推行的政策内容,不仅公众认知度和支持率很低,而且产业界和投资界也疑虑重重。

戈尔在这本书的结语中,向美国读者发出了诸多发问,主要意思是美国人民是不是真的有意愿重新让美国政治和经济恢复健康运作,是不是愿意美国重新担负起对世界的领导责任,是否愿意遏制当前各方面危机影响世界可持续发展,等等。他没有对这些问题给出直接答案,但用意颇为明显,“大政府”、“全球政府”之语呼之欲出。这本书在多处都提到了中国崛起对美国的威胁,对于中国的政治、社会、经济体制都发表了批评,却流露出很让人感到怪异的言外之意,即总结中国的发展、崛起经验,其实不是市场化改革,而是集权控制下的发展。按照戈尔的观点,美国政治和经济体制如果不进行一番集权化改革,就不能在美国国内遏制利益集团的干扰,也将无法在国际上将威胁人类文明的问题一一解决。

再对照书的正文之中,戈尔在分别谈及“世界向互联网的转移充满复杂性”,迫切需要保护网络安全、打击网络犯罪、保护隐私,以及过度发展造成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各方面的系统崩溃等问题时,对市场机制、社会机制给予的否定性意见,不能不让人怀疑他所定义的“未来”,对于普通人来说将是不寒而栗的“老大哥”时代。

阿尔伯特·卡埃罗

[葡萄牙]费尔南多·佩索阿著

闵雪飞译

商务印书馆

2013年7月

定价: 56.00元

《阿尔伯特·卡埃罗》没有等到的“定本”

2013年,葡萄牙诗人费尔南多·佩索阿的两本诗集在中国出版,曾酿成一出外国文学出版圈里一桩不大不小的事件:出版在先的韦白译本被指抄袭后,而事后高调登场的闵雪飞译本,却也未能赢得叫好。诗歌翻译的口诛笔伐常有,而以译本优劣之争溢出道德判断的则不常有。

近的典型可说北岛若干年前的那本由专栏集结的《时间的玫瑰》,诗人在引渡七位他所倾心的舶来诗人之余,对现存的译本进行了一番快意指点,不想竟也挑起一场江湖恩怨。

如今,因为背负道德指摘,韦白已率先从费尔南多·佩索阿作品的翻译中“出局”,闵雪飞译的佩索阿的异名作品《阿尔伯特·卡埃罗》,某种程度上,成了此刻这个舞台上的独舞者。闵雪飞的译本确实带来了一些新东西,尤其是作为全书注脚的《前言》中,她对佩索阿及其异名诗人之间关系的导读,可谓补白了中文世界里佩索阿在过往留下的单薄印象。

但细查译诗,恐怕很难不得出这样的印象:阿尔伯特·卡埃罗的诗如果连缀起来,似乎仍是那个写散文的佩索阿,即便比《惶然录》增添了装饰风格,但语言的内核里,紧卷着的仍是一样的自蹈于天地、为挽住破碎的自我,承受着自我消除的疲软意志。

或许我们可以拿为数极少的佩索阿的爱情诗《恋爱中的牧羊人》来粗浅地感受一下:

空旷的田野上,一阵微风迅疾地拂过,直到我这里。

我想起了你,轻声念着你的名字;

我不是我:我很幸福。(闵雪飞译)

来了,一阵轻风穿过开阔的草地,奔向我。

我很想念你,默念你的芳名。

我已经不复是我,仅仅是,快乐。(杨子译)

闵雪飞直译自葡语的中文版《阿尔伯特·卡埃罗》,很难说比杨子最早转译自英语的译本添加了什么;也很难读出哈罗德·布鲁姆所激赏的佩索阿的两个异名(卡埃罗与里坎波斯)相互遮蔽的惠特曼式的自我。

身边的江湖

野夫著

广东人民出版社

2013年9月

定价: 32.00元

《身边的江湖》记忆是宝藏,也是负累

文_邝海炎

前年,野夫在内地出了第一本散文集《乡关何处》,我读完后很快就给了好评—“野夫 、章诒和 、高尔泰、陈丹青是当代散文最重要的收获。章老太的文字是贵族的幽怨,高老头的文字是自由鸟的啼血,陈教授的文字是猫头鹰的直视;而野夫的文字则有着青铜的质地、狼的孤独、厉鬼的哀号,楚辞的瑰丽想象。”

可为什么我又将野夫的第二本散文集《身边的江湖》列为“失望之书”呢?不是说野夫这书烂,而是说他的写作没突破,甚至出现了倒退。有人说,野夫的文字像川菜,剧烈的感情和戏剧化的人生际遇就像漂着一层红油的浓稠麻辣锅底,味道够重,够爽,但吃多了会麻木。确实,野夫的文章意象惨烈悲苦,文字却丰沃肥美。大凡辞藻华丽的作家都会使人生腻,所以散文大师周作人才故意将文章写得寡淡简涩。但我认为,只要“情深而不诡” 、“事信而不诞”,辞藻华丽点也无妨,所以,关键还是“情深”、“事信”与否。

“情深”不只是说作者与描写对象感情深,更指作为写作素材的个体记忆必须经过时间的积淀。《乡关何处》里的大部分文章都够得上“情深”,比如,他写母亲“她艰难的一跃轰然划破默默秋江,那惨烈的涟漪却至今荡漾在我的心头。”这记忆之于野夫,就好比鲁迅说的“像刀刮落的鱼鳞,布满血丝”,形诸笔墨,自然动人。可在《身边的江湖》里,除了黎爷、球球、老谭外,其他文章的记忆都缺乏时间积淀,比如,说毛喻原“洁士”、“超脱高蹈之姿”,就有文人圈互捧的恶臭;写香格里拉那篇,串入不少荤段子,本是显示性情,可怎么看野夫都放不开,反给人“老不正经”的别扭感。

而“事信”方面的问题在于,作为狐狸型作家,野夫开始有了“刺猬”的野心,他急于向世人解释大历史、传达思想,而不是分享他对世界的敏锐感受。这有如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里加入的大段说教,破坏了文学的艺术性。比如,他想通过表哥来写缅共,可对历史背景理解不够,叙述起来就一脚高一脚低;更让我担心的是野夫的“民国情结”,似乎因为外公是国民党军官,而外婆、父母、自己,三代人都在大陆遭受了政治践踏,一个斯文未坠、白衣飘飘的民国,作为当下的“他者”就清新地绽放在野夫心底,于是,便有了《民国屐痕》中将读者送工艺品的普通举动升华为“那近似吴侬软语的国语,透着从容自重和良善。”其实,龙应台也好,陈丹青、野夫也罢,都不妨先读读杨奎松、吕芳上等民国史家的书再施展“刺猬”野心不迟。

野夫经历坎坷,记忆太盛,这是宝藏,也是负累。在《身边的江湖》里,如果说记忆是骨头,骨质在疏松;如果说记忆是血肉,脂肪太多了;如果说记忆是皮肤,死皮妨碍了写作感知。野夫若想散文写作赶上王鼎钧(鼎公当是话语圈当代散文第一人)的水平,一方面要小心那些廉价赞美和商业利用;另一方面要使自己的学术积累与刺猬冲动相匹配。

炸裂志

阎连科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3年10月

定价:39.90元

《炸裂志》被虚妄击落的“炸裂”野心

文_朱白

阎连科在谈话类节目上,曾经表示农民应该进城,应该享受城里人的生活。如果将此观点对照《炸裂志》来看,那么农民不但应该进城,还应该将农村变成城市,以此来凸显我们当代社会的荒谬和悖论。

野蛮总是跟贫穷有关。“炸裂村”从一开始就伴随着贫瘠和穷困,而刁民孕育而生,他们不但完成了基本的温饱成为村中有办法活下去的人,逐渐也成为统领和占有这个世界的人。“孔明亮”靠扒火车致富的经历,颇有中国当代现实的意义,基本上来说,富人在穷人眼里永远充满原罪,不同的是中国这里发生的只是技术含量稍低罢了。

当村中的耕地荒芜,当街道两旁繁荣昌盛的商业区瞬间形成,当生意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当所谓的贸易伴随着掺假和祸害环境滋生出来,人类得到的是欲望的满足,以及这之后的空虚。人类之所以在这个星球上孜孜不倦地折腾这么多年,除了满足眼前欲念还能找出其他理由吗?即便随之人类也发明出一些诸如“理想”、“道德”、“崇高”、“环保”之类的词,但这些也几乎都可以匍匐在欲望之下。

《炸裂志》有着一颗深入描写中国近年人心和颠沛社会的野心,但细究之时,它并没有给予指出欲望之河的源头和执着地去洞察这里荒诞的发轫之初,自然对眼下这种“炸裂”之态的形成也就缺乏了更深刻的解读。对于读者来说,掩卷之时只能“自治”和惘然。

此书将一个荒诞的并急速发展膨胀的村庄,通过一个野心家的村长、市长在使之成为现实的过程中呈现了出来,这种直接进入事物运行核心的写法,当然是最能反映事物形成发展的角度,但也同时犯下了作家最喜欢的大而全、所谓彻底清算之类的毛病。放弃了小人物和周边细小变化的视角,成全了宏大、核心的叙事功能,这种不能说是失败,但的确可以看做眼下那些著名作家身上的一种顽疾。

在我看来,以个人的心念去热衷描写宏大历史和壮烈人物的特性,是中国作家动不动就露怯的重要理由。不是说那些宏大的历史和气吞山河的大变局不能去写,而是太多人尝试去描述和再现伟大的历史时会显得卑微和力不从心,至于那些小人物的琐事和日常生活中的破事,于当代文学版图中又显得过于凋败和冷清了。

无论是从阎连科最被人津津乐道的《日光流年》、《受活》,还是在禁锢中得到另外一种关注的《为人民服务》、《丁庄梦》,都能感受到作家的一种焦灼。这种焦灼与其说是一代人从内心到遭遇的必然心理动态,不如说是作为一个工作的人和创造精神产品的艺术家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道路。

“神实主义”作为一个阎连科自己发明出来,并用来形容和概括自己的专用词汇,这个本来就是嫁接和杂交的名词,被堂而皇之地拥有之时,也是我们承认自身受到无法改变的限制的时候。“神实主义”迄今还是一个“虚妄”的概念,无论阎连科自己操练实践的那一系列的作品,还是他愿意将之拉上入伙的一众作家,都令这个词语既无法独立于后现代、魔幻现实主义(相反,在我看来它只是聪明和讨巧地利用了后者,而中国作家从魔幻现实主义作家作品身上吸取养分则是另一个话题了),也暂时看来不可能成为有效的、可追随的、自觉形成的一种文学样式。

第七天

余华著

新星出版社

2013年6月

定价: 29.50元

《第七天》对待残酷的不高明手段

文_朱白

当下之中国,除了光怪陆离,也找不到其他更妥帖的词来形容了。这种怪与奇,对于作家来说,正是最丰盛的题材。想必,余华是看清了这里的奇特,那些每日里不断被更新的奇特新闻,也一定是对作家产生了生理作用。

多年以前的余华是展示残酷的高手,而如今在《兄弟》这种反映当代现实的题材之后,读者越来越看清楚了余华对待残酷的不高明写作手段,包括《第七天》。

《第七天》从形式到内容,无不透露着取巧和讨巧。从新闻题材中抓取大量素材,用新闻充当细节,稍事加工便直接贩卖给小说读者,对于有追求的作家来说,这当然是一种取巧;而对社会现实的捕捉,不但缺乏自由的想象力,也只能提出片面问题,迎合读者抨击、谩骂和惊奇的需求,即为一种讨巧之举。

余华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读者和批评家心目中太优秀了,不但可以撼动市场,更是被寄予厚望写进历史的作家,他的探索性和开创性,成了一个时代的注脚。人们对之新作寄托期望自然理所应当。反观《第七天》的草率和狼狈不堪地处理新闻素材的手法,余华已经足够令人失望。

在《第七天》遭到恶评之后,余华曾表示感到失望。尽管触碰当代社会现实,对于眼下的中国作家来说既是一种勇气,也是一种直接的肉搏,但,仅仅用现实残酷和奇幻的一面来冲击和震撼我们,是不够的,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无法对一个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现实事件,当成《哈姆雷特》那样的经典去欣赏和鉴别,还会对其真伪、虚实和优劣进行先入为主的甄别。《第七天》只是聪明地利用了那些微博上早已滚动播出过的新闻,而没有对之进行有效的人性挖掘和艺术探索。

尽管有评论家对这种将社会新闻直接拷贝至小说中的做法表示赞赏,搞出了“后后现代”新理论用来陪衬余华,可作为当代作家不得不要提防一点的是—如何不跟其他人撞题。你深受震动并看好的故事,并非虚构而来,是被印刷成无数张报纸和充斥在各个网页中的焦点新闻,那很可能其他人也有跟你一样的审美和眼光。

《第七天》的小聪明令人想起近两年网络上流行的“段子”,即由一群文科生、营销人员和策划公司集中操作的段子手写出来的幽默段子。“还我一双睾丸”的戏谑性远远小于大家对此条新闻的熟悉性,经过余华的夸张处理,其戏谑程度也远不及段子手制造出来的效果。如果是更巧妙的引申和寓意丰富的细节,而不是直截了当不加文学性处理地使用,可能看到此处读者是会心一笑,而不是连忙指出余华这位响当当的一流作家在借用网络热议过几番的新闻。这就是弄巧成拙之后的仓促感。之所以一群又一群浅薄的人都可以跑出来指摘余华的纰漏和糊弄,是因为作家本人在这个可趁虚而入的文本中留下了太多的空子。

小说结尾最后表达的魂魄无所依,这比老无所依更惨烈,也更接近当下孱弱现实处境的真相。什么是真实世界的悲剧,那就是我们只能眼睁睁地看其毁灭,对错判断完全失效。除了“魂魄无所依”这样的意象,《第七天》带给我们更多的是悲剧的现实性,而无交织出来的复杂徘徊动荡的悖论性,所以最终《第七天》形成的最终冲击力只能以孱弱来形容。

看见

柴静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年1月

定价: 39.80元

《看见》看见一个“盲视的中国”

文_顾文豪

严格说来,《看见》是一部明星书,一部打着社会观察读物擦边球的明星书。《看见》卖得好,与其说是大家期待听听柴静的言论,不如说是因为是柴静,这些言论才让人有倾听的愿望。

书里总是洋溢着一股与天下人同悲同喜的感人情怀,相较那些只会扮酷自炫的明星,柴静当然可贵多了。而所谓“同情的理解”,又恰好击中当下中国社会阶层壁垒所造成的隔膜与冷漠。央视调查记者的身份,则既给予她体制的威权感,又沾了批评体制的光。更不必说书中载录的寻常人物日常悲喜,最易让读者角色代入,生出人犹如此我何以堪的慨叹。在如此温情脉脉的氛围里,《看见》比心灵鸡汤接地气,比纪实读物有情怀,比明星图书更实在。

但这本书的限制亦在此处。整部书似乎更乐意迷失在对于氛围的追寻中,而关键处多是语焉不详。作为一名调查记者,柴静自许的基于同情的理解的采访,呈现于荧屏,楚楚可观;落实到纸面,则似乎更多同情,甚少理解。而失了理解的同情,则不免为同情而同情了。譬如但凡涉及硬话题,诸如制度、房产、财经等,柴静显然捉襟见肘,此时再一唱三叹般抒情,诚然有些无病呻吟之窘了。即便其专擅的人物描写,也往往陷入典型性的框架,对于他人的理解最终让位给了给人物作定位。至于每篇文章里不时跳出的小情绪小感悟,有时未见精彩,反成败笔,在直接而残酷的世相面前,廉价的体悟只会削弱故事本有的说服力。

而《看见》里那股温情脉脉的氛围,其实又或多或少是作者心绪暧昧的表征。在观察现实、批评世相还是理解人性的选择中,柴静似乎总有些恍惚。一如书名,柴静确实看见了很多,但她无力抑或无意书写这些看见的深在问题。是的,看见,多么含蓄而直接的暗示,多么空洞而实在的指涉。谁在看见,又看见了谁?谁有权力去看见谁?谁又有被看见的权利?书中一个颇有意思的故事道出了其中的暧昧:柴静采访一个误入歧途的孤儿,临走给了他100元,并问孤儿说:你知道为什么阿姨给你钱吗?男孩说:因为我可怜。柴静答说:是因为你今天帮我们搬东西,这是酬劳。这则故事让我看到,有权力看见别人的人,从来不止步于看见本身,他们向往的是,自己之于别人的“看见”得以被“看见”。

昔年鲁迅说“无声的中国”,而今我在这部年度超级畅销书中看见的是一个“盲视的中国”。柴静的书必然畅销,因为这个国度只给了少数人“看见”的权力,当我们点赞柴静的时候,其实正是在向这份少数人拥有的“目光”行注目礼。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时间与记忆:过去为什么重要

    时间与记忆:过去为什么重要

  • 世界上战斗力最强的狗,鬼獒青狼獒屈居

    世界上战斗力最强的狗,鬼獒青狼獒屈居

  • 世界上最高的雪人 耗时一个月完成建造

    世界上最高的雪人 耗时一个月完成建造

  • 生命与自由

    生命与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