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

《流浪地球》能改变中国科幻电影屡遭质疑的困境吗?

作者:admin 2019-02-10 我要评论

市场扩大意味着涌进来的钱多了,高投入高回报的大项目就成为每一个公司下一步寻找的目标,科幻题材在此时成为高成本的最佳选择。 1月22日,科幻电影《流浪地球》...

市场扩大意味着涌进来的钱多了,高投入高回报的大项目就成为每一个公司下一步寻找的目标,科幻题材在此时成为高成本的最佳选择。

1月22日,科幻电影《流浪地球》发布了终极预告和终极海报,这是电影首次曝光大场面特效镜头,冰封的东方明珠倾斜,冷漠的撞击倒计时响起,运输车在万籁俱静的空间中穿梭,吴京在空间站中沉重的面色,不仅吊起了众多观众的胃口,还得到了众多已经看过超前点映的科幻爱好者的推荐。
 

 

《流浪地球》的小说原型于2000年发表在《科幻世界》第7期。故事发生在太阳即将毁灭的世界,人类只好在地球的一侧安装上巨大的地球发动机,将整个地球化为移民方舟,逃离太阳系。这部刘慈欣的代表作将于今年大年初一登上大银幕。

实际上,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在2014年11月的项目推介会上就宣布启动《流浪地球》《微纪元》《超新星纪元》这3部刘慈欣小说的影视改编,对外宣称的投资金额分别是5000万美元、4000万美元和6000万美元。中影其实很早就买下了这3部小说的版权,但项目几经评估,搁置了好几年。直到《三体》电影启动和宁浩的《疯狂的外星人》被提上日程,这些项目才重新启动。

最终《流浪地球》的导演是选定了郭帆,此前他执导过的票房最好的电影是青春片《同桌的你》,那是一个掩盖了导演个人趣味和喜好、更偏商业的项目。而他自己最爱的电影其实是《终结者2》,是一个狂热的科幻迷,甚至做导演的终极目标就是想拍科幻。

郭帆用了2年多的时间做世界观和剧本。他首先面对的难题是,如何在文化差异的背景下找到一个让中国观众相信的世界观。这里所谓的世界观,指故事里所有人物的行为、逻辑、动机和情感的真实依托。

2016年,郭帆前往好莱坞拜访工业光魔,后者的特效总监问郭帆:“为什么太阳系要毁灭的时候,我们要把地球推出去,而不是直接坐飞船逃离呢?”郭帆突然意识到这或许恰好应该是电影的情感核心。美国人也许不会这么去想问题,但中国人会更容易理解这种带着地球去流浪的“故土情深”。

“中国科幻电影的最大难题不是技术和成本问题,而在语境和美学上的。我们拼特效必死无疑,那么一定要找到中国人能够理解的方式和中国人喜欢的故事。”郭帆说。

但他没有成功的先例可以借鉴,只能在不断实践和观众的不断反馈中积累摸索。为此,郭帆找到4位中科院的科学家共同探讨,建立起一整套严谨的更契合中国人情感的世界观。

《流浪地球》终极海报。

与此同时,宁浩也开始了自己科幻电影的尝试。

宁浩最早认识刘慈欣时,他的第三部院线大电影《黄金大劫案》刚刚结束拍摄。在看遍这位山西老乡的所有作品之后,宁浩把《乡村教师》列入了自己“一定要拍出来的”电影list。2012年中国电影总票房达到170亿元,那还是一个以能否过亿来评价电影商业价值的时代,《黄金大劫案》1.53亿元的成绩让宁浩的商业价值开始被认可,但还远远达不到能以足够成本完成一部科幻电影的实力,于是他又接着做了《无人区》和《心花路放》。

坏猴子影业CEO王易冰很清楚地记得,2013年年底,《心花路放》在最后一次转场到大理拍摄时,宁浩把编剧孙小杭叫到了大理,让他正式开始《乡村教师》的剧本创作。2014年《心花路放》在国庆档上映之后取得了11.7亿元票房,市场给了宁浩更强烈的信心,他也有机会去获取更大的资金支持,于是《疯狂的外星人》(改编自《乡村教师》)启动了。

《疯狂的外星人》由宁浩执导,黄渤、沈腾主演。

需要郭帆重建世界观不同,宁浩认为自己找到了一个中国式科幻电影的方向。2012年,他和刘慈欣签订协议,代理销售刘慈欣大部分小说的影视改编权,同时自己也买下不少短篇。2017年,宁浩在上海电影节公布了坏猴子影业以科幻为主的“天宫计划”,《疯狂的外星人》是首部作品。

《疯狂的外星人》讲述一个外星人落到中国之后的故事,这个设定让电影中的所有东西都能找到现实参照物。“坏猴子对内容的标准是要有创新性、趣味性、当代性、批判性、本土性,我们看了很多小说,能像刘老师的作品那样吻合我们五个标准的特别少。我们看中的是他作品里的现实主义色彩。”王易冰说。

解决了文化背景下的语境问题,中国的科幻故事想要被搬上银幕,还面临着特效制作门槛。

2015年至2016年这两年,郭帆跑遍了全球各地的电影制作基地。他的体会是,中国的设计不输国外,但缺乏能把设计变成实物的人。由于中国没有搭建科幻电影场景的经验,大部分机械配件都需要在工厂冲压或者3D打印之后再去组装。这不是传统古装和现代电影的制景思路,而是一套涉及到线路改造、灯光设计和机关控制的系统工程。在真正进入青岛东方影都的拍摄棚进行场景搭建之前,制景团队会事先在VR系统里面测试搭建效果,带上VR眼镜之后就可以直观的还原场景,方便提前找到问题进行修改。

尽管已经预估了大部分开拍之后可能遇到的困难,但郭帆还是小看了问题的严重程度。在已经曝光的物料中,观众看到了一套硬科幻的道具外骨骼盔甲,这由中国的概念设计团队制图,再交给维塔工作室(该工作室凭借《指环王》三部曲连续三届获得奥斯卡奖,之后又参与了《阿凡达》等项目,是全球最著名的视效公司之一)制作。这套装备有几百个零件,重七八十斤,最初要8个人用两个小时才能帮一位演员穿戴好,现场需要十几个演员同时穿着出现在画面中,但在事前的时间流程管理中,团队并没有给这个环节预留足够多的时间。

郭帆也没有预料到与演员产生互动的屏幕会是一个难题。“我们屏幕道具最多的一场戏里需要199块屏,如果只是铺上绿幕再后期合成,效果总是不好。我们要求每一块屏幕都要有真实的内容动画,还要根据氛围与演员产生互动,想在现场一起控制这么多屏幕的明暗就很困难,这在好莱坞是有专门的团队去操控的,”郭帆说,为了解决屏幕的问题,郭帆在现场新设立了一个视频部,并专门开发了一套控制屏幕的系统,类似的科研还做过很多。

另外,在片场每叠加一层灯光、烟雾、灰尘的效果,画面看上去就会更精致,但叠加越多,错误的概率也会更高,很多细节看上去不起眼,但对整个流程的影响很严重。郭帆原本是一个以“守时”出名的导演,但《流浪地球》预计90天完成的实拍部分最终用了125天,“科幻片的创作核心在前期,而拍摄期间的核心只有两个字:管理。”郭帆说。

宁浩的《疯狂的外星人》剧组也在差不多时间进入东方影都,成为了郭帆的邻居。这回宁浩也拍得并不轻松。在《疯狂的外星人》之前,喜欢小团队作业的宁浩组建过的最大的剧组就是《心花路放》,当时同时在场的工作人员有200多人。但这一次,他的剧组成员增加到了500人。

尽管对于电影传统制作技术已经非常熟练,但视效对宁浩而言是一个新事物,而且一上来挑战的就是视效领域最难的生物体。

好莱坞的大部分技术当然都可以通过市场采购来完成,但如何管理这些顶级特效公司就要靠经验了。帮助宁浩做外星人的团队之一是Taufilms,其最出名的作品是《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里的那只老虎。

“我们之前主要受制于金钱和时间的投入,怎么把有限的时间和预算做有效的分配?什么地方要舍得花钱,什么地方可以省一点?视效太专业了,传统的制片管理无法对接。”王易冰说。

他最终组建了一支30人的能做、能监管、能控制质量的特效管理团队。特效通常都是以“资产”计算价格的,比如电影里外星人拿着香蕉的镜头,国外的特效公司给王易冰的报价是制作一根CG香蕉要两万多美元,但团队在评估了制作难度之后发现,如果用国内的团队,价格只有4万到5万元人民币,效果差别并不明显。

“很多导演受制于视效沟通环节太复杂,导演做了修改但特效团队不能及时同步,这会产生很多额外的成本。我们现在这个模式至少可以在时间线上保证同步,这让导演有比较充分的创作自由,不用每天想着我一改动视效怎么办。”王易冰解释。
 

《疯狂的外星人》没有透露具体投资额,但可以确定的是,这个项目是2017年投资金额最多的电影项目之一。《流浪地球》由中影、北京文化、万达三家主要投资,根据公布的数字,北京文化的投资总额不超过1.075亿元,郭帆透露总制片成本将超过3亿。这样的金额与好莱坞的科幻电影相比只能算是试验级别,但在中国目前的电影投资领域都不是小成本。

当成本限制导演时,就只能去想出各种替代的方法,在《流浪地球》和《疯狂的外星人》中也出现了很多中国团队。电影是有一个流程化的系统工程,需要通过之前行业不断积累而成的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中国电影想有进步就必须要想办法把经验留在国内,让国内的特效行业有尝试的机会,积累足够多的经验,形成良性循环。

郭帆在拍《流浪地球》时在维塔工作室定制的外骨骼盔甲,这套盔甲的造价很高,但在做动作时却经常损坏,剧务只能用强力胶粘合修复。后来郭帆才发现,问题出在关节部分少装了几颗螺丝钉。“并不是维塔没有实力把盔甲做好,是他们给中国团队做东西时未必会尽全力。当时他们最顶尖的人才都在《阿凡达2》剧组里,出问题才调来一个总监帮我们解决,想拿到对方最好的资源光靠花钱是很难的。”郭帆说。

从逻辑上看,大制作的电影必然会带动行业的基础制作水准提高,比如乌尔善当时就通过《寻龙诀》留下了几家特殊效果化装和特殊道具制作的公司。现在,科幻是能够带动中国电影再上一个台阶的重要类型之一。

在此之前,《三体》的影视化非常不顺利。2014年11月,游族影业公布了《三体》三部曲影视化计划,每部投资2亿元。2015年3月18日,《三体》正式开拍并计划于2016年7月上映;同年8月,《三体》获得雨果奖。但就在临近上映前,这部顶着“中国第一部科幻电影”名头的作品被爆导演张番番的拍摄素材全被废弃,随后制片方游族影业陷入人事动荡,上映日期被无限期推迟——曾经被寄予厚望的《三体》电影版变成了一个笑话。

2015年高调开拍的《三体》却遭遇跳票。

尽管坎坷,但《三体》的故事在某种程度上仍然可被看作是国内科幻电影的一个里程碑事件。如果再去回顾《三体》电影项目,郭帆反而觉得不应再去苛责什么,这个项目还是给全行业带来了一些正面经验价值。

多年来,中国电影市场一直沿着北美电影市场的发展轨迹前行,而且是加速前行。在好莱坞,科幻电影从1968年的《人猿星球》之后开始变得主流成为A类制作——之前都是B级片——接着便是1977年《星球大战》的惊艳登场,此后,尤其从1990年代开始,科幻题材便一直是好莱坞发行的大片中最吸引观众的类型电影之一。

但在中国,在2016年以前,中国电影市场的赢家始终都是喜剧片,或者是带有喜剧元素的电影。从第一部突破10亿票房大关的《泰囧》,到2015年、2016年的票房冠军《捉妖记》《美人鱼》,还有2018年在春节档大放异彩的《唐人街探案2》,这些电影或多或少都带有喜剧元素。一方面,生活的重压促成了观众对喜剧的需求,另一方面是当时电影市场的整体容量有限,喜剧这种成本不高的类型成为投资方最保险的选择。

随着单片的票房天花板被不断拉高,中国电影市场的容量从几十亿发展到了2017年400多亿的总票房。市场扩大意味着涌进来的钱多了,高投入高回报的大项目就成为每一个公司下一步寻找的目标,科幻题材在此时成为高成本的最佳选择。

2008年,制片人关雅荻和影评人张小北买下了刘慈欣《球状闪电》的版权,当时两年的使用权仅为5万元人民币。关雅荻原本计划由张小北担任编剧,再找1000万美元的投资邀请一位好莱坞华裔导演拍摄。“那个时候没人会聊科幻电影怎样怎样,就是做电影。但只有500万美元落地,另外500万没有着落,两年之后我们就把版权还给大刘了。”关雅荻说。

同样,张番番在2009年也是以一个“无人问津”的价格买下了《三体》版权。当时没人能预料到刘慈欣后来会成为中国单字最贵的作家之一,如今他的一部万字中短篇小说的版权已经价值百万。

除了刘慈欣,王晋康、韩松、何夕、宝树等科幻作者也都先后有作品卖出影视版权,越来越多的科幻小说被提上影视化日程,比如滕华涛的《上海堡垒》、张小北的《拓星者》。只有越来越多一定规模的科幻电影完成时,团队积累的经验才可以互相交流,剧组工作人员也可以在市场中流动,不断地积累经验形成良性循环。

这些第一批试水科幻电影的导演们都面临着很大的压力,一部成功的科幻片要有充足的时间、专业的编剧、大量的金钱,和一个庞大成熟的工业体系,但在跨出之前,“我们永远得不到这些经验,也不知道拍摄中会遇到什么困难。” 

资本都是趋利的,或许只有他们真的成功了,中国科幻电影才有可能继续尝试下去。

《疯狂的外星人》和《流浪地球》都将于2019年春节上映,这是目前市场上最具竞争力的档期之一,宁浩在上映前一个月还在紧张的调整后期,在选择卖点时,宣发团队也有意弱化科幻概念,不去轻易挑战观众的预期。《流浪地球》经过漫长的制作,终于在1月10日完成了终混,放物料的过程也十分谨慎小心,“我们要保证每一条新物料都比前一条好,把观众的预期一步一步建立起来。”郭帆说。

2014年,郭帆参加了当时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公派留学项目去派拉蒙影业学习,同行的还有宁浩、陈思诚、路阳、肖央。在送行晚宴上,派拉蒙的员工说:“我们不看中国电影,因为有字幕,看着太麻烦。”郭帆回答:“十年后你们必须学会看字幕,因为那时候会有大量的中国电影进来。”

尽管这话有吹牛成分,但它在这群年轻导演心中留下了一颗种子。回国之后,郭帆和宁浩开始了科幻电影的探索,陈思诚去纽约拍了《唐人街探案2》,肖央新导演的《天气预爆》口碑票房遇冷,但他并没有放弃在电影工业化中的试错。路阳则在《绣春刀》系列崭露头角之后,在新项目《刺杀小说家》开始尝试新的类型。

这就是一群国产科幻电影拓荒者的故事。就像《流浪地球》讲的那样,人类也许并非在2500年以后去到新家园就一定能活下来,但那首先需要我们有勇气迈出离开太阳系的第一步。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韩国电影《寄生虫》,何以成为奥斯卡最

    韩国电影《寄生虫》,何以成为奥斯卡最

  • “坏猴子计划”的新《受益人》

    “坏猴子计划”的新《受益人》

  • 《奇遇人生》:用纪录片的方式拍综艺

    《奇遇人生》:用纪录片的方式拍综艺

  • 国剧出海?先走出东南亚再说

    国剧出海?先走出东南亚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