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策兰 (Paul Antschel,1920~1970)

作者:admin 2018-02-17 我要评论

1945年,策兰以一首晦涩却又感情强烈的诗登上德国诗坛,这首诗直到现在依然是无法撼动的经典作品:《死亡赋格》。 保罗策兰 我们时代的标志是废墟。废墟环绕着我...

1945年,策兰以一首晦涩却又感情强烈的诗登上德国诗坛,这首诗直到现在依然是无法撼动的经典作品:《死亡赋格》。

保罗·策兰

“我们时代的标志是废墟。废墟环绕着我们的生活,包围着我们的城市和街道,是我们当前时代的真实。在断垣残壁的废墟堆上,没有浪漫派的‘兰花’盛开,而是毁灭、坍塌、末日的幽灵在日夜游荡。废墟上生活在我们这个时代的人们内心感到恐惧不安的外部征兆。我们不仅生活在废墟中,废墟同时还堆压在我们的心头……要把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的人物反映出来,需要用新的描写方法和修辞技巧,也就是说需要有一种新的文学。”这是1946年西德《呼吁》杂志上的一段话,经过战争对整个德国的摧残,战后初期的文学被称为“废墟文学”。战前迷茫、颓废的文学风格被抛弃,新活跃的作家们厌倦感情和隐喻,倾向于冷静、客观地叙事。君特·艾希1945年写于狱中的《盘点》成为这段时间的代表性诗歌之一:

这是我的帽子

这是我的大衣

在这个麻布袋里

装着我的刮胡子工具

一个罐头盒

它就是我的餐盘和杯子

……

这块硬纸板

把我和土地隔开

我最心爱的是

这根铅笔芯

它白天为我记下

我想好的诗

这是我的笔记本

这是我的帐篷布

这是我的手帕

这是我的针线

在美占区,德国作家也受到了美国作家如福克纳、海明威等人的影响,开始写一种和短篇小说不同的“短故事”(Short Stories),短故事相比德国传统的短篇小说,篇幅更加短小,多由充满力量的细节和巧思构成。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海因里希·伯尔的《流浪者,你若来到斯巴》是其中的一篇代表作。另一位非常优秀的作家博歇特的短故事更加著名,他的《面包》讲丈夫在厨房偷吃面包(战后食物极其匮乏),《夜里老鼠要睡觉》说的是一个孩子夜里不睡觉守护弟弟,却不知弟弟已经在轰炸中死去。情节都很简单,但语言简洁有力,叙事含蓄节制,绝对不在废墟上玩弄花样,却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效果。

1949年,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著名哲学家特奥多尔·阿多诺在他的论文《文化批判与社会》中提出了著名的观点:“在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是野蛮的。”这个观点击中了许多诗人,包括保罗·策兰。1945年,策兰以一首晦涩却又感情强烈的诗登上德国诗坛,这首诗直到现在依然是无法撼动的经典作品:《死亡赋格》。这首诗借鉴了音乐上“赋格”的格式,全诗分四段,来回循环又稍加变化,呈现出极强的力量。比如结尾一段:

清晨的黑牛奶我们夜里喝

Schwarze Milch der Frhe wirt rinken dich nachts

我们中午喝死亡是来自德国的大师

wir trinken dich mittags der Todistein Meisteraus Deutschland

我们傍晚喝早上喝我们喝呀喝

wir trinken dich abends und morgens wir trinken und trinken

死亡是来自德国的大师他的眼睛是蓝的

der Tod ist ein Meister aus Deutschland sein Auge ist blau

他用铅弹射你他瞄得很准

ertrifft dich mit bleierner Kug eler trifft dich genau

那房子里的人你金发的玛格丽特

ein Mann wohnt im Haus dein goldenes Haar Margarete

他放出猎犬扑向我们许给我们空中的坟墓

er hetzt seine Rden auf uns er schenkt uns ein Grab in der Luft

他玩蛇做梦死亡是来自德国的大师

er spielt mit den Schlangen und träumet der Tod ist ein Meister aus Deutschland

你金发的玛格丽特

dein goldenes Haar Margarete

你灰发的舒拉密兹

dein aschenes Haar Sulamith

奥斯维辛集中营里的女犯人

人们可能很难明白策兰想表达什么,只是觉得念着很有音乐性。黑色的牛奶是什么呢?为什么说死亡是来自德国的大师?玛格丽特和舒拉密兹又是谁?我们容易认为这首诗是超现实主义作品,但它却可能是现实主义的,就像当年一个盖世太保指着《格尔尼卡》问毕加索:“这是你创作的吗?”毕加索答道:“不,这是您的杰作。”看似晦涩的诗句里隐藏着精巧的隐喻,诗歌开头提到“清晨的牛奶”,黑色在希伯来语中是“Shachor”,而清晨是“Shachar”,改一个字母,“清晨”就会变成“黑色”;“我们喝呀喝”容易让人想起海涅在《西里西亚织布工人》里的“我们织我们织”;“金发的玛格丽特”可能指的是《浮士德》中的格蕾卿,也可能是海涅《罗蕾莱》中在莱茵河边梳头唱歌的女妖,总之这是德国文化的经典象征,而舒拉米兹是《圣经·雅歌》中的黑而秀美的少女,在这里代表犹太身份。而Sulamith又很接近希伯来语里的“Shalom”(和平、平安),经典德国文化和希伯来文化在这里并置,正如标题《死亡赋格》,如果“赋格”是经典的德国文化,那么,等待着希伯来也就是犹太人的就是“死亡”,这里体现的是隐秘而严酷的紧张关系。英语世界对于《死亡赋格》有至少15种翻译,北岛在《时间的玫瑰》里也列举了几种汉语翻译,没有一种是理想的。理论上这首诗是无法翻译的,它极大地体现了德语的特点,即在一个陈述句里,只需要动词处于第二位,其他任何词语都可以自由地转换位置。我们还很容易掉进翻译的陷阱,例如“死亡是来自德国的大师”(der Tod ist ein Meister aus Deutschland),Meister翻译成大师当然不错,但这个词在德语里还可以代表神、基督、导师、工匠、劳动营的监工,甚至是歌德的《威廉·迈斯特》(Wilhelm Meister)以及瓦格纳的《纽伦堡的名歌手》(Die Meistersinger von Nrnberg)——又是经典德国文化的象征!这句话被到处引用,可人们不一定明白翻译并无法把全部含义传达出来。策兰自己有一个朗读版本,在读到结尾的时候,他的语调变得平缓。德国人和犹太人以一种极其平淡的方式并置,但又以不和谐的和音终结,显得非常悲观:德国人和犹太人的理想典范无法共存。策兰生前深受阿多诺的观点困扰,直到1965年还有人因此而攻击他,说他把集中营无法言说的恐怖经验写成了“可以理解的”、和谐的诗文,以此成就了自己大诗人的地位。在1970年犹太逾越节那天,策兰跳进了塞纳河,虽然他会游泳,却毫无声息地淹死了自己。在他死后,阿多诺的话再也不能影响他了。1988年11月9日,“水晶之夜”50周年纪念日上,一位女演员在西德联邦议院朗诵了这首《死亡赋格》。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女排的方法论

    女排的方法论

  • 漳州基地:女排腾飞的起点

    漳州基地:女排腾飞的起点

  • 郎平说:“挺难的”

    郎平说:“挺难的”

  • 陈忠和:打造“黄金一代”

    陈忠和:打造“黄金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