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读一本书,找回隐藏在身体里的野兽

作者:admin 2020-08-02 我要评论

我们和动物之间的差别,远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大。 芭芭拉 纳特森-霍洛维茨 共病时代 人类和新冠病毒激战正酣,大家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恐怕就是再来一种新的大流...

我们和动物之间的差别,远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大。

芭芭拉 · 纳特森-霍洛维茨

 

共病时代

人类和新冠病毒激战正酣,大家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恐怕就是再来一种新的大流行病。不幸的是,来自中国农业大学等研究机构的几位科学家通过一篇论文告诉世人,这件事真的是有可能发生的。

这篇论文发表在2020年6月29日出版的《美国国家科学院报》(PNAS)上,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新型猪流感病毒,整合了来自人流感病毒和禽流感病毒的部分基因,理论上具备了感染人类的能力。研究者们还抽查了338名养猪场的工作人员,发现有10%的人体内存在针对这种流感病毒的抗体,说明他们很可能已经被这种病毒感染过了。

论文发表后立刻引起了全世界媒体的广泛关注,难道我们真的要开启双线作战模式了吗?所幸专家们很快站出来辟谣,指出这种新型流感病毒目前主要在猪群中传播,只是偶尔感染人类,而且尚未具备人传人的能力,大家不必恐慌。

《共病时代》

 

如果这事发生在3年前,这番解释很可能就足够了,但是今天的我们有了前车之鉴,都已知道新冠病毒就是来自某种动物(最大可能是蝙蝠),所以大家对于人类和动物会罹患同一种疾病这件事早已不再陌生了。

但在3年前,这个概念是需要普及的,这就是2017年在大陆出版的《共病时代》(Zoobiquity)一书的主题。这本书的主要作者芭芭拉·纳特森-霍洛维茨(Barbara Natterson-Horowitz)是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医学院心血管科的主任,她提供了书中的大部分科学内容。另一位作者凯瑟琳·鲍尔斯(Kathryn Bowers)负责将前者提供的内容转化成有趣的故事,因为她曾经担任过《大西洋月刊》的编辑,现在在UCLA教授医学叙事写作课程,是一位优秀的非虚构写作者。

猪流感出现在本书的最后一章,作者正确地指出猪会同时感染禽流感和人流感,这就给这两种流感病毒提供了相互交流基因的绝佳机会,这就是为什么猪是一种非常危险的流感病毒宿主的原因,必须严加监控。类似这样的动物还有很多,因此作者预测下一个侵犯人类的传染病大概率将会来自某种动物,可惜大部分政府的防疫部门并没有认真对待这个预言,眼看着新冠疫情发展到了现在这个样子。

更重要的是,作者不但通过这本书普及了“人畜共患病”这个概念,还通过一个发生在纽约的实际案例,告诉我们动物不光是人类传染病的中间宿主,也可以为人类传染病提供预警信号。这个案例发生在1999年夏天,纽约市突然出现了好几起发生在老年人身上的怪病,患者会出现高烧、虚弱和精神紊乱等症状,部分患者的大脑还会出现肿胀现象,很像得了某种脑炎。几天后,美国疾控中心(CDC)的官员们迫不及待地宣称他们已经找到了病因,一种通过蚊子传染的圣路易斯型脑炎。

但是,一位名叫特蕾西·麦克纳马拉(Tracy McNamara)的纽约兽医不认同这个结论。她发现同一时期纽约动物园里的鸟类突然大批死亡,这一现象是无法用圣路易斯脑炎来解释的,因为这种脑炎病毒的中间宿主虽然也是鸟类,传染方式也是蚊子先叮咬鸟再叮咬人,但鸟类通常不会因为感染了这种病毒而生病,所以这两件事的背后很可能另有原因。于是麦克纳马拉亲自打电话给疾控中心,没想到对方根本不愿意搭理她,那些官员们认为兽医的水平比人医差一等,不肯相信麦克纳马拉的判断。幸亏她是个非常执着的人,立即着手联系其他渠道,把样本寄送给了另外一些实验室,终于发现了这起疫情背后的罪魁祸首是西尼罗病毒(West Nile Virus)。这种病毒可以同时让人类和鸟类都发病,这就解释了麦克纳马拉看到的现象。

最终这场疫情造成了3万多人生病,1000多人死亡。如果人医们愿意虚心听取兽医们的意见,也许这场疫情就能早一点被控制住了。

人兽同源

西尼罗病毒事件揭示了一个令人不安的事实,那就是医生这门古老的行业已经因为科目和救治对象的不同而分出了等级。心血管、脑神经和肿瘤等专科医生的地位似乎要高于普通家庭医生和传染病科医生,因为前者比后者挣钱多。而给人看病的医生则要高于兽医,原因却不一定是因为钱,而是因为公众普遍相信人类要比动物更高级。

有意思的是,虽然这个想法在进化论出现之前的时代更为流行,但古时候的乡村医生反而要比现在全能得多,因为全村的哺乳动物都归他们管。达尔文的《物种起源》首次提出了人兽同源这个概念,顺便把人类拉下了神坛,但达尔文之后的科学进步却又促成了医学的专业化和精细化,导致人医和兽医的分家。兽医们虽然心里不服,甚至发明出“医生就是只会治疗单一物种的兽医”这个笑话,但也只能聊以自慰罢了。

两者之间的鸿沟最终是被一位身处医学金字塔塔尖上的医生给填平的,她就是本书作者纳特森-霍洛维茨。作为人类心血管专科医生,纳特森-霍洛维茨一直认为自己是治疗心脏病的顶尖专家。2005年的某一天,洛杉矶动物园给她打电话,请求她去帮忙治疗一只心脏衰竭的皇狨猴。当她见到那只可怜的小猴时,本能地试图用哄小孩的方式去逗弄它。谁知旁边一位兽医立刻警告她说,千万不要和小猴对视,因为这会让它患上“捕捉性肌病”。向来自负的纳特森-霍洛维茨医生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个病,这件事让她感到些许难堪。手术完成后她立刻着手查询什么是“捕捉性肌病”,惊讶地发现这个名词不但很早就出现在兽医领域的专业期刊上,而且和人类的心脏病有着密切的关系。

原来,当动物被猎食者逮到的瞬间,血液中的肾上腺素会猛增,对肌肉产生毒性,导致心脏停跳,这就是“捕捉性肌病”的由来。对于那只小猴来说,陌生人类的凝视不代表“你好可爱”,而是在说“我很饿,你看起来真好吃,我想吃了你”。

类似的情况在人类身上也会发生,这就是心血管领域争论过很多年的“章鱼壶心肌症”。当一个人突然面对巨大灾难,比如爱人死亡、伴侣临婚逃脱,或者赌运不佳而倾家荡产时,往往就会出现这种急性心脏病,严重者会导致死亡。

动物园的经历让纳特森-霍洛维茨医生灵机一动,意识到“章鱼壶心肌症”和“捕捉性肌病”本质上就是同一种病,兽医们很早就从兽医教科书里知道了后者,但由于人医和兽医之间的巨大鸿沟,导致人类医生一直没有弄明白前者的生病机理,延误了治疗。

这件事改变了纳特森-霍洛维茨医生看待兽医的态度,她决定从重大疾病入手,挨个调查人类疾病和动物疾病之间的关联,结果发现两者在很多方面都有联系。

比如,很多人一生中都曾经有过因意外事件而晕倒的经历,人医们一直搞不清原因。其实兽医们对此情景十分熟悉,他们早就知道动物在面对强敌时除了“战或逃”(Fight-or-flight)之外,还进化出了第三种应对方式,这就是装死。此时动物的心跳会突然变缓,血压骤降,促使大脑做出关闭整个身体系统的决定,希望捕猎者失去继续追捕的兴趣,从而逃过一劫。晕倒也许正是这种机制在起作用,这是多年进化在人类身上留下的遗迹。

婴儿猝死综合症也有可能与这一古老机制有关。儿科医生们以前认为不满一岁的婴儿没有自主翻身的能力,趴着睡容易导致窒息。但很多猝死的婴儿身上却找不到窒息的证据,于是一位名叫比格尔·卡达(Birger Kaada)的挪威兽医提出了新的见解。他认为俯卧姿势触发了古老的潜水反射,导致婴儿的呼吸和心跳都变缓了。此时一阵突发的噪声(比如关门声或者电话铃声等)就会导致婴儿心跳骤停,类似躲藏起来的幼兽在遇到危险时常常会触发的心跳减缓反应。这种反应能够帮助幼兽保住性命,但很可能导致了人类婴儿的猝死。

再比如,以前很多人认为癌症是工业污染或者人类的不良嗜好导致的,但兽医们很早就知道动物也会得癌症,这绝不是一种只有现代人才会得的病,而是与基因突变有关。与此同时,有些动物的癌症发病率出奇地低,比如专门生产乳汁的奶牛和山羊罹患乳腺癌的概率低到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人类医生受此启发,统计了女性的乳腺癌发病率,发现母乳喂养确实可以降低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有人正在研究通过每年诱导女性泌乳几次的方式来预防乳腺癌,如果最终被证明有效的话,将是人类抗癌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

另外,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现代人对于“卫生”的过度追求其实是有害的,我们生活的无菌环境不但增加了哮喘和过敏等自免疫疾病的发病率,甚至有些癌症发病率的增加也与此有关。其实兽医们早就知道,动物的生活环境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微生物,有些微生物看似有害,但从长远来看却是有益的。对于某个动物群体来说,疾病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根本不用治疗。事实上,人类每一次动用高科技的力量去干涉或者扰动某个自然系统,必定会遭到反扑,几无例外。也许我们应该向动物们学习,学会和微生物的相处之道。

归根到底,人兽同源理论为我们提供了大量实用的临床数据,人类医生如果能好好地研究一下这些数据,一定能够找出很多疑难杂症的治疗方法,造福人类。

人心中的兽性

生理上的人兽同源还好理解,心理上的人兽同源似乎就不那么容易让人接受了。但这部分内容却是本书最有意思的地方,值得仔细琢磨。

说到人类的心理问题,性心理肯定是最纠结的那个。两性关系历来是最能引发关注的话题,争论也最多,原因就是大家都不知道什么样的性行为才是“正常”的。此时兽医们就会站出来告诉我们,只要花点时间观察动物,就会发现动物们的性行为模式有很多种,毫无规律可言。有的动物奉行一夫一妻制,终生只有一个伴侣;有的动物则毫无节制地滥交,四处传播性病;有些动物的性交过程只有几秒钟,另一些动物则会进行看似冗长的前戏,甚至会为伴侣口交……人类在这方面其实是相当单调的,远比不上动物们丰富多彩。

公众还有一个常见的误区,那就是相信只有人类才会进行无关生殖的性行为。但动物学家们会告诉你,人类在这方面还是太自作多情了。绝大部分动物的性生活都不是以生殖为目的的,制造下一代只是“性行为意外的生理副产品”,因为性除了繁衍后代之外,还提供了很多其他好处。比如,对于群居的哺乳动物而言,性能增进个体之间的亲密关系。对于个体而言,性能带来愉悦感,而这也许就足够了。

说到追求愉悦感,这就不能不提一下成瘾行为和兴奋剂问题。这方面人类同样输给了动物,它们才是“吸毒”的老前辈。比如,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黄连雀会贪吃含有天然酒精成分的花楸浆果,然后跌进雪堆中冻死;美国得克萨斯州有一只宠物狗居然养成了舔蟾蜍的毛病,因为蟾蜍皮肤上分泌的毒素能让它上瘾;加拿大落基山脉的大角羊为了吃到一种能让它们麻醉的地衣,会不顾生命危险爬上悬崖,用牙啃食生长在岩石表面的地衣,甚至把牙齿磨短到接近牙龈处。

初看起来,这些成瘾行为非常有害,究竟是如何被进化出来的呢?动物学家们会告诉你,这是因为动物的所有行为几乎都与特定化学物质(主要是多巴胺)的释放量增多有关,后者能让动物体会到快感。比如,动物寻找食物的驱动力不是来自饥饿,动物追求配偶的动力也不是为了种族繁衍,这些行为都是为了追求快感,这就大大简化了动物行为的进化模式。于是,为了增加生存率,动物便逐渐进化出了对快感(即多巴胺)的强烈追求。只不过大自然中的某些物质意外地具有刺激多巴胺释放的功能,这就是成瘾性的来源,也是进化的代价之一。

说到进化的代价,人类的很多看似奇怪的行为也都可以用进化论加以解释。比如,有些人会拿刀片割自己,或者拿烟头烫自己,这些行为被统称为自戕,通常被认为是一种病态。但是兽医们早就知道,很多动物都有类似的行为,其根源在于大多数动物都有梳理的需求,它们要么自我梳理,要么互相梳理,以此来消除身体表面的寄生虫。如果这种需求得不到满足(比如圈养的动物或者孤独的人类),就会出现“过度梳理”的行为,发展到一定程度就是自戕。

再比如,人类医生一直对厌食症束手无策,因为他们很难从进化的角度对这种行为做出合理的解释。但只要研究一下动物在野外的进食方式,就会明白进食绝对是野生动物一生中最危险的时刻,它们必须小心提防猎食者趁其不备发起攻击,所以大多数野生动物都进化出了某种“进食恐惧”,一旦周围环境出现任何意外情况,就立即停止进食,赶紧找地方躲藏。厌食症就是这种自我保护机制的过度反应而已,并不违反进化论。

同样,如果你研究过群居动物的离巢行为,就不会对青春期少年们常见的那些莽撞举动感到不解了。绝大部分幼兽长大后都必须离开父母的庇护,自立门户。在此之前,它们必须尽快掌握独立生存的技能,包括正确地认识周围的世界,学会识别危险信号。很多幼兽都是通过看似“找死”的冒险行为去学习这些技能的,这是他们的成人礼。这么做当然会导致一部分幼兽被猎食者吃掉,但这就是进化必须付出的代价。明白了这个道理,家长们就不必再为自己的青春期孩子瞎操心了,这是进化铭刻在人类基因里的行为指令,很难改掉。

事实上,提出进化论的达尔文小时候就是个问题青年,他父亲曾经绝望地对他说:“你会让自己和所有家人蒙羞的。”哪知道,长大后的达尔文就像完全变了个人,不但没有让家人蒙羞,还让达尔文这个姓氏永远地铭刻在了人类的进化史上。

结语

自达尔文之后,人兽同源理论经历过一次重大危机。事情开始于1975年,著名动物行为学家爱德华·威尔逊(Edward O. Wilson)出版了《社会生物学》(Sociobiology)一书,将他对蚂蚁的研究成果运用到了人类群体当中,认为人类行为的很多因素都可以用进化理论来解释。可惜当时距离优生学被用来支持种族歧视理论还不到30年,当时的世界还没有做好接受这样一种基因决定论的准备,所以这个理论遭到了不少学者的攻击,其中最严厉的攻击来自著名进化学家斯蒂芬·杰·古尔德(Stephen Jay Gould)。他于1980年出版了《熊猫的拇指》(The Panda's Thumb)一书,认为人类状态的细微差别无法单纯用进化理论来解释。如果硬要这么做,就会导致人类社会的倒退。

从现在的眼光来看,双方的这场争论本质上就是先天(Nature)和后天(Nurture)之争,即基因与环境孰轻孰重。这场争论一直持续到了今天,双方各执一词,谁也说服不了谁。这本《共病时代》并没有简单地选边站队,只是为前者提供了一批新的证据,提醒人类千万不能太过自信,很多我们曾经认为是人类独有的复杂疾病和行为,本质上都遗传自动物世界,我们和动物之间的差别,远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大。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终于可以“脚趾自由”了吗?

    终于可以“脚趾自由”了吗?

  • 读一本书,找回隐藏在身体里的野兽

    读一本书,找回隐藏在身体里的野兽

  • 没有电子烟抽的日子

    没有电子烟抽的日子

  • 读者来信(1097)

    读者来信(1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