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沙盘咨询师教给我的事

作者:admin 2019-12-19 我要评论

文/敏怡 2017年8月31日晚上10点多钟,我再次听到女儿的哭泣声和惊叫声,只能放下手里的活儿去卧室哄她。孩子睁着眼睛,目光却呆滞,满头大汗,满床乱走,嚷嚷着...

文/敏怡

2017年8月31日晚上10点多钟,我再次听到女儿的哭泣声和惊叫声,只能放下手里的活儿去卧室哄她。孩子睁着眼睛,目光却呆滞,满头大汗,满床乱走,嚷嚷着:“害怕,害怕。”我心疼地上前抱住她说:“妈妈在这,不怕不怕。”她却仿佛神魂都不在这,几乎是用蛮力挣脱我的怀抱,继续在床上乱走,把枕头、被子全扔到地上。闹了十几分钟,她再次沉沉睡去,我像是又经历了一场战斗。这样的情况已经持续了半个多月,从一开始的战战兢兢,到最后也只能习惯和接受。我从网上查到,这叫“夜惊症”,原因不明,和儿童大脑发育情况有关,也有可能是因为精神压力。

2016年整整一年,我做了职场上的最后一次挣扎,精神状态不好,就把孩子送回老家由父母照顾了一年。2017年夏天,我决定做一名自由职业者,拿出更多的时间照顾孩子,把老人解放出来。可从老家接回孩子后却发现,一年多的分离已经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比如之前从未出现过的夜惊。我知道女儿明天早上就会完全不记得这一切,这是夜惊的神奇之处。她要去参加开学典礼,成为一名小学生,那是她面临的新课题。而如何养育这样的她,是我的新课题。我需要专业的意见,需要盟友,我决定向沙盘咨询师求助。

5月24日,心理咨询师在某社会心理服务中心指导大学生体验心理沙盘(IC photo供图)

 

你可以就惯着她

其实在女儿四五岁的时候,我就听说过沙盘。当时孩子因为大运动落后,被幼儿园老师推荐去做感觉统合训练,比如学习跳跃、拍球。一开始女儿还能接受,但是随着动作越来越难,她开始出现了抵触。一次课上,老师因为她不能完成跨球的动作,态度比较严厉,孩子被吓住了,回家后出现了挤眼歪头的抽动症状。我和感统老师交流,暂停了课程,老师跟我说:“这么敏感的孩子,建议你带她去做做沙盘,可以缓解焦虑。”然而,我还是无法相信玩玩沙子能有什么用,孩子慢慢不再抽动,这事也因为我越来越忙的工作不了了之。现在回想起来,“大了就会好”这种事发生的概率并不高,不好的东西只是被掩盖了而已。

心理咨询师于老师是一位老朋友推荐给我的,她的孩子已经在于老师那做了两年沙盘。和老朋友交流才知道,沙盘的心理治疗功能,不光要靠沙盘游戏本身,更要靠心理师的知识、经验和眼光。可是一个盯着孩子玩沙子的老师真的能管用吗?

第一次沙盘课开课之前,于老师发了一段长长的注意事项,包括时间规律、家长如何陪伴等等。其中一项让我觉得很有意思,“咨询师需要和孩子建立一种安全稳定的关系,所以有时候会看起来比较亲密。妈妈见到这种状态,一定要知道这只是在咨询阶段而已,孩子最亲密的人永远是自己的妈妈,咨询结束之后孩子的情感自然就会回到自己的母亲身上”。也就是说孩子和咨询师的关系能亲密到让母亲嫉妒的程度。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很快女儿的表现给出了答案,她像小鸟一样从沙盘室飞出来,跟我说了好几遍:“妈妈,我以后还来。”然后回身抱住于老师,腻了一会儿,依依惜别。她这是有多喜欢一个初次见面的人呢。

于老师是一位40多岁的女性,皮肤白皙,五官柔和,声音温和,我觉得她很符合我对心理咨询师形象的预期,有一种宽厚的包容感。在孩子四次沙盘后,我和她面对面地进行了一次家长咨询。这次咨询是以我擦眼泪结束的。在近乎陌生的人面前流泪,让我既羞耻又感觉痛快淋漓。“你已经做了当时当场最好的选择,即使产生了某种影响,也没有必要后悔和自责。”她的这句话给了我安慰。

按照于老师的分析,孩子的心理状态很可能是家庭的投影。孩子出生后,我因为和公婆的严重矛盾,被迫离开婆家租房,公婆把我当仇人,我妈则对我丈夫诸多不满。孩子1岁前,我们就在孩子面前吵过架,当时以为她不懂事。孩子在3岁之前,曾经和我们做父母的分离8个月,在5岁时又和我们分开一年半。孩子记事后,我们也都不同程度地打骂过孩子,孩子爸爸的暴力倾向尤其明显。“如果家里也有不可控的暴力,这个世界对孩子有多恐怖”,女儿的很多问题都有可能是因为没有在亲密关系里建立安全感。

“其实你家孩子情商很高。”于老师推测女儿第一次沙盘就和咨询师如此亲密,是因为敏锐地感受到了咨询师给她无条件的陪伴、支持和接纳,这有可能正是家庭生活里缺乏的。如何建立安全感,于老师提出了一个直接的方法:“把她当个小宝宝,给她足够的陪伴,最好洗脸、刷牙都让她跟着你。”我觉得,这是不是也太惯着了,她给了我一个明确的回答:“你可以就惯着她。”

接下来的几个月,我摸索着惯女儿的方式。放学后就寸步不离,伺候吃喝陪睡觉,睡前必然亲亲抱抱,腻腻歪歪。睡前哄睡儿歌由我原创,歌词是“妈妈的宝宝,宝宝的妈妈”……为了向女儿证明我们家牢不可破的关系,我还发明了“大团结抱抱”,我先把她抱起来,爸爸再从另一边把我们一起抱住,把她挤在中间。每当这时候,她总是乐得咯咯笑。

做沙盘后孩子并没有变乖,反而更加淘气,特别是在学校,插嘴、捣乱一堆事。于老师给我打过预防针:“做沙盘的阶段,如果孩子有心理创伤,心理状态就会退回到更早期的阶段,也就是受到创伤的阶段去重新修复。因此,孩子可能会情绪不稳定,容易发脾气,更调皮,或者回到更需要妈妈陪伴和照顾的状态,也可能看起来更加幼稚。”我一开始觉得特别玄乎,可事实是女儿把这些症状基本都占全了。不过另一方面,她似乎越来越放松和快乐了,直接的好转,就是夜惊的频率从每天变成了每周一两次。能看到进步,我就有希望。

家里唯一的不安定因素是孩子爸爸,这位工作忙碌、总是自顾不暇的同志,对于我惯着孩子嗤之以鼻,他认为谁不是大棍子打出来、大嘴巴抽出来的。一开始,他凶神恶煞管孩子,我只是在一边看着,不是说大人在孩子面前要一致吗?我不敢乱拆台。后来,于老师让我叫停:“不亲就不能打。亲子关系好,偶尔打得也骂得,只要不是特别严重,孩子也不会太记仇。亲子关系不好,不能打也不能骂,打骂会造成关系更疏离。”

之后,我开始拦着丈夫,在他气急败坏的时候挡在孩子前面,不惜和他发生肢体冲突。我想让孩子知道,有人保护她,她是安全的。事后,我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再以夜惊恶化进行恐吓,总算让孩子爸爸消停了一些。随着我和孩子越来越亲密,当孩子不掩饰对妈妈的爱时,作为反派的爸爸又会嫉妒,经常买些绘本和零食,试图给自己挣回失分,我也乐见其成,这也算一种情感的表达吧。

做沙盘一年后,有一次,爸爸又要动手,被我拦住。等我安抚住大的,准备和小的谈谈时,发现女儿正在房间一脸坏笑地偷吃爸爸买的零食。那一刻,我觉得这个家也许已经给了她真正的安全感,而我也不用草木皆兵了。

我觉得咨询师提出的“惯着”,不是不让孩子干家务、不锻炼孩子自理、不盯孩子学习的那种身体上的惯着,而是在心理上给予更多的陪伴和温暖。慢慢的,我发现这种惯着其实是双向的,你惯着她,她其实也在惯着你,当安全感足够,幸福是双倍的。

惯孩子大概也是学习如何去表达爱。记忆中,我父母很少和我有拥抱之类的亲密举动,亲吻更是几乎没有。那一代人的性格似乎都是冷峻内敛的,因为没有被这个世界温柔地对待过,因此也不会温柔地对待自己的子女,反而觉得那是一种软弱。曾经,我在亲密关系里也耻于表达爱,心理咨询师的那句“你可以就惯着她”,似乎给了我一个台阶,一个理由,可以尽情宠孩子,也可以放开自己,收获孩子的依赖和爱。

在儿童保健领域,儿童脑发育是一个重点,要靠专业的医生用人工心理测量的方法对孩子们大脑的发育情况进行评估(IC photo供图)

 

一次水土大战的沙盘解读

在开始沙盘前,咨询师给过一条建议:“家长只有在孩子邀请的情况下,才能去观看孩子的沙盘,无论孩子摆了什么都不用太惊讶,也不要赞美摆得好。沙盘不是孩子的艺术作品,不要求孩子摆得漂亮,我们以接受的态度对待。家长看看就好,但是要让孩子感受到家长对沙盘的关注。”我觉得这个要求,其实就是要保护孩子在沙盘游戏中的自由,让他们充分释放和表达。因此,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不知道女儿到底摆了什么。

在第二次做家长咨询时,于老师告诉我,孩子的沙盘形态更像五六岁的孩子,甚至更小,反映了她的心智可能比实际年龄小两三岁。但是她让我不要着急,等待孩子慢慢成长。女儿有一个异于普通孩子的地方,就是她特别喜欢昆虫、蜥蜴、青蛙等爬虫类生物,养的宠物也是角蛙、乌龟和蚕。于老师觉得,就女儿的情况看,她可能是因为心智还比较幼稚所以才会喜欢低等动物,还推荐我在孩子8岁前养猫、狗等能和人产生情感互动的宠物,这样有利于她情感和心智的发育。虽然我们因为条件限制没法养宠物,我们娘俩倒成了京城各个撸猫场所的常客,与喵星人为伍,我和孩子都得到了巨大的满足。

生活中,女儿的确显得十分幼稚。行为举止和习惯会像小小孩,比如注意力容易分散,手闲不住,喜欢乱碰别人东西,不分场合地哭闹等等,综合来说就是很多人看来的“熊孩子”,我经常因此在外面下不来台。于老师说“如果你想象她是一个5岁的小孩,是不是就能接受,不会那么生气了”,我觉得这种降维处理很能缓解我的焦虑和难堪。不过我接受并不代表别人也能接受,比如孩子的爷爷奶奶就被狠狠地打击到了。

为了让孩子充分感受家庭温暖,我逐步和婆家破冰,特意把孩子的国画班报在了公婆的小区对面,这样每周末只要公婆愿意,就能带孩子去他们家,含个饴弄个孙。问题就在于女儿并不按常理出牌。那天国画班老师答应她,如果在课堂上表现好,就给一把扇子当奖励。孩子十分认真地上课了,画得也很好。没想到下课后,小扇子已经发完了,孩子希望落空,在学习班大哭大闹,赶来接孩子的二老顿觉颜面尽失、没脸到近乎昏厥。

这事后来变成了我的新罪状,老人会在丈夫和孩子面前数落我:“你看这孩子被她养得一点规矩也没有,就像她那样自我”,“孩子,你7岁了该懂事了,别学你妈那样”,等等。老人的心态变得十分矛盾,一方面希望让孩子经常去他们那,能亲手教孩子规矩,另一方面,越看孩子这么多“毛病”越心痛,难受到他们的身体无法承受,难受到根本不想看到孩子。他们最终决定少见孩子,但会不停地在丈夫面前指摘我的教育,提出匪夷所思的对策,甚至说应该把孩子送去寄宿学校学学规矩。丈夫无法承受他们的唠叨,又转嫁给我,家里的气氛变得微妙,暗潮涌动。

在做家长咨询时,我跟于老师提到了这件事。于老师告诉我,最近的一次沙盘里,孩子的确导演了一场发生在水和沙土之间的战争。“有一位心理学老师,他对于中国的五行有着很深的研究,他把五行对应到家庭关系上,从这个方向研究沙盘。这也许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解读方式。”按照五行的解读,水代表母性力量,土代表祖父母辈。那么,孩子的沙盘或许就能被解释为母亲和祖父母矛盾的投射。我有点内疚,上一代人的恩怨还是影响到了她的心理,于老师却觉得问题不大,表达本身就是疗愈。我忍不住问:“那水和土究竟谁赢了?”于老师笑着说:“我问了,她说:当然是水了,水多厉害啊!”

做沙盘之后,我逐步感受到孩子的心理越来越强大,面对爷爷奶奶矛盾的爱,她也开始寻找自己的解决途径。一开始是戏精型的,利用二老对她的宠,把他们支配得团团转,哭哭闹闹一通折腾,即使被爸爸揍一顿也在所不惜。于老师说:“儿童的心理满足方式和成人是很不一样的,对她来说,也许支使爷爷奶奶的满足感,就是大于被揍的痛苦。”而我有时也会暗想,是不是因为爷爷奶奶老说妈妈坏话,她在帮妈妈找回场子。

不过随着相处得越来越多,孩子还是会心疼爷爷奶奶,会努力吃他们烧的饭,为了让他们开心,不惜诋毁妈妈的厨艺。我也会让孩子找二老要菜谱,再次满足他们的优越感,大家开心就好。我有时候怀疑孩子在利用大家对她的爱弥合家庭的矛盾,有时候又觉得太高看她了,大抵还是为了吃点好的,多看几集动画片吧。

不过我还是不会让孩子经常去公婆那里,因为担心丈夫的悲剧再次重演。婆婆是典型的控制型母亲,丈夫可能就是所谓的巨婴,对于母亲的控制,一方面极度厌烦,另一方面又极度依赖。于老师由女儿的水土大战沙盘,衍生出了一个对我婚姻的合理推测:一个被母亲控制长大的巨婴,想脱离母亲的控制,他能怎么做?答案是找一个同样强悍足以对抗甚至战胜母亲的妻子。和我结婚,可能是丈夫潜意识的选择。

通过沙盘的视角,我再次审视家庭里的各种关系,寻找一种更适合女儿成长的相处模式。于老师有时候会感慨,家庭关系里单纯的正向力量几乎只有我一个人,有时候真是孤军奋战,不过我也因此能坚决地帮助她隔绝负面力量,和她一起变得强大起来。

孩子的“得失心”是应该被保护的

女儿从小学入学开始就受到了老师的关注,两任班主任都把她作为重点教育对象。一次放学时,她被留堂,因为课堂练习没完成,还对老师出言不逊。老师痛心疾首地说:“我从教30年从没见过这样的孩子。”女儿则没心没肺地在边上乱跑。

女儿问题有不少,归纳起来,一是多动,小毛病层出不穷,一个问题解决立刻来新的。一个阶段翘腿,一个阶段舔手,一个阶段撑头,反正不会好好坐着。也爱插嘴,于老师后来告诉我,插嘴其实也是多动的一种体现。

二是敏感,极度自尊却能力不足,遇到挫折就大哭大闹,控制不了情绪。只要班级里分小组竞赛,赢了还好,输了就哭。如果小组是因为别的同学输,她还会凑过去怪人家几句,到处拉仇恨。考试没考好也哭,跳绳没跳好也哭……

三是顶嘴,老师说她太聪明所以控制不了自己,我觉得她的聪明大多用在和老师对抗上,老师布置作业她会问:“为什么上一课只有4题,今天有8题?”老师要费时跟她解释。老师说要遵守规则,她会问:“小马过黄河都是自己探索,为什么不能按自己的来?”

一开始这些问题真是把我弄蒙了,完全不知如何应对,只能带着问题向咨询师求助。于老师抽丝剥茧,一一分析。

多动的孩子可能是在该动的时候没有充分地动过,所以在后续的年龄段里要补足之前的缺失。女儿不到两岁时曾因为家里买房、装修被送回老家8个月,那时候得过一次髋关节滑膜炎,3个月没有站立、行走。孩子也乖,只坐着、躺着。于老师分析,如果没有明确外伤或者感染,那会不会是心理动因。两岁的孩子最难带,孩子也可能在潜意识里迎合外公外婆的期望,动用生理机能给自己一个不乱动的理由。我又一次觉得是不是太玄乎了,可回想当年,一场病来得莫名其妙,似乎心理学的确给出了一种可能的解释。于老师建议,如果这是一种无法控制的冲动,可以在不影响课堂秩序的前提下,给予她一定程度动的自由,就是不要太当回事,知识能学会就行了。

自尊、敏感、得失心重,是一个更长期而难解的问题。这可能是源于幼时没有从父母、家人那里获得充分的认可与价值感,所以大了之后会向老师、社会寻求这种认同感,来填补之前的空洞。她会很在意外界的评价,也会对自己要求很高,近乎完美主义,不能忍受挫折。和老师的对抗,也是在强调自我,突出自尊。而对于别人错误的苛刻,也是同一个道理,对自己要求高的孩子,对别人的要求也会很高。回想之前的6年,我们的确给孩子的陪伴不够,而且因为孩子出生后矛盾层出不穷,不可避免地把她作为问题之源,把大人自己的问题与情绪转嫁给了她。

和咨询师一席谈话,觉得孩子的问题其实都是父母的债,你曾经偷过的懒,曾经以为不是问题的问题,会在孩子日后的成长过程中一一报复回来。

然而,就在我内疚焦虑的时候,于老师又提出了一个新的思路:“孩子自尊心强、得失心重,也可能成为一种正向的力量。”于老师说她在沙盘室里见过各种孩子,也有来了之后只看大人脸色、不知自己干什么的孩子,因为那种孩子的自我很弱。而女儿看似脆弱却有强大的自我,简单地说就是知道想要什么,想变强、想变好。这会是今天情绪的爆点,却也可能是日后成长的能量之源。“解决挫折感,要么降低期望值,要么提高能力,就你家小姑娘目前的情况看,我更倾向于家长从提高能力方面来努力。”

我和女儿要共同努力、攻坚克难,我们面对的第一个对手是跳绳。一年级上学期,跳绳几乎成了女儿的泪水之源,作为大运动落后的孩子,体育是她的弱中之弱。一开始她只能一个一个地跳,看别人连跳眼红得不行,自己跳不好就大哭大闹。于老师却觉得跳绳会是个突破点,只要通过不断努力能跳好,她就会有成就感,知道即使先天不好,努力也会有回报。权衡再三,我决定还是得找专业人士,重拾丢了三年的感统训练,让感统老师教她如何跳绳,我负责加油鼓劲。那两个月的感统课,还是伴随着她的哭哭闹闹,她也怕苦怕累,但更怕输。学会连跳那天,女儿欢笑着冲过来拥抱我。这一刻,她肯定成就感爆表。

到了学期末,一天放学时,女儿一脸骄傲地说:“妈妈你猜我一分钟跳了多少个?”我捧场地报了90,她说:“不对,我跳了106个,一个没坏,老师眼睛都看直了,同学们都为我鼓掌。”我觉得这应该是她小学生涯的第一个高光时刻。

当然,想赢怕输、一输就哭的毛病不会因为一件事就好转。直到三年级,女儿还是以哭闻名的孩子。在学校她也有小伙伴,放学时,小姑娘会说:“阿姨,她今天又哭了,我还哄她来着。”于老师建议我让女儿课后和小朋友多玩玩,培养她的情商。我私心认为直接的好处是,即使因为哭哭啼啼拉仇恨,也会有站她一边的朋友。很幸运,她的闺蜜现有两人,都很仗义,就是前一秒绝交,后一秒拥抱那种。我觉得女儿也在逐步以她的方式融入集体。

其实,面对孩子在学校的种种问题,于老师还提醒了我一件很重要的事——要积极和老师沟通。于老师曾告诉我,咨询中会遇到责怪甚至妖魔化老师的家长,她觉得那十分不可取。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老师提供的是一种正向的支持力量,也是家长最应该争取的盟友。信任老师,及时沟通孩子的情况,首先能获得老师对孩子的一些奇怪行为的理解,通过老师的理解和关注,孩子也能在学校里获得更多的鼓励和支持。

女儿经历两任班主任老师,我会主动向老师说明孩子的情况和可能的原因,对于孩子在学校的异常之处,老师们能泰然处之,也创造了不少针对她的教育方法,时不时我还能和老师一起打点小配合。

三年级开学不到两周,老师约我面谈,这次没说原因,我不由得有点心慌,猜测孩子又干了什么坏事。恰逢家长咨询,于老师觉得我过虑了,其实信任老师不光是相信老师的责任心,也要相信老师的能力。事实证明,老师并不是来责问我的,只是和我通通气。孩子在学校老哭,老师担心她不自信,想和家长一起想想办法。在一番对孩子的吐槽之后,老师反而劝慰我一番,还帮我出了很多主意,让我很受感动。

老师果然是有办法的,孩子在学校里的哭哭啼啼告一段落,老师评价:“好多了,能感觉到她自己在控制,有时候哭一下还挺可爱的。”终于能稍微放心一点了。周末带她去公园玩,儿童乐园里有个电子游戏厅,也是她总是绷不住要哭的地方。没办法,玩游戏她也是有“得失心”的。这次虽然还是屡战屡败,不过没哭。她拉我到一边,悄悄说:“妈妈,刚才的游戏,我看了记录,我是最后一名。不过我没有哭,嘿嘿。”

这名父亲患有双相情感障碍,与女儿相处是他控制情绪的主要方式(视觉中国供图)

 

要她好,你自己也要变得更好

孩子二年级的时候,我忽然发现她是个“官迷”。班级选举少先队委,她先是担心没人提名她,后来又担心票数不够,选上之后又因为自己是小队委中票数最低的而耿耿于怀。每天心思都千回百转,让我不胜其扰。

终于有一天,她睡觉前和我谈心时又哭起来了:“妈妈,我难道不是一个特殊的孩子吗?我和大家都一样吗?为什么老师老是不给我派活儿呢?别的小队委都帮老师干很多活儿。”我心想:肯定是你运动太差,天天跌跌撞撞,老师不敢委以重任呗。嘴上却说:“大家都是好孩子,你在妈妈心中是最棒的孩子。”但是这个答案她并不满意,事情就在她的哭泣和我的烦躁中告一段落。

我有点郁闷,为什么孩子老在乎这些“虚名”呢?和我一点也不一样嘛。我觉得孩子在乎这些东西,显得很功利,心里并不赞同,也没有去认真对待孩子的情绪。为此,于老师对我进行了态度温和的批评。首先,她肯定孩子这种“我该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思想,认为这种想法不该被打击,而应该被保护,和保护“得失心”其实是一个道理。家长应该支持孩子追求她所重视的东西,即使这种东西在家长的三观里是不重要的。我开始反省,大概自己才是那个自以为是的人。

对于如何支持孩子,于老师也给出了一些办法,最重要的是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通过家长为集体出力及其产生的好的结果,让孩子知道,自己可以通过怎样的方式获得重视和关注。然而,这种支持方式,真真是我的短板。从学生时代,我就从来没当过班干部,有限的管理能力又在职场上被证明是失败的,最终选择通过自由职业,彻底脱离了集体生活。这一次,我终于意识到,养育孩子的最难之处,是要为了孩子改变自己。

我尝试做出改变,比如陪她参加学校的亲子运动会,结果运动无能的两人得了倒数第二。虽然心不甘情不愿,做得也不算好,我也开始尝试一些新事物,探索自己能力的边界。

在咨询师看来,大人眼中孩子的问题,很可能也是源于大人自己的行为。比如女儿挑战老师的口舌之利,就可能来自我和她爸日常的唇枪舌剑。我觉得她说话没礼貌、太直接,这可能是因为我本身就是个直脾气、急性子。女儿对规则的不敏感和不接受,也可能来自我的散漫性格。大人的优缺点都投射在孩子身上,要想孩子变好,自己也得变得更好。

后来,我专门分析了一下,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几乎都被孩子继承了,为了让孩子扬长避短,我也开始有意修炼。其实变好也没那么难,就是尽量能给孩子树立个好榜样。比如降低说话的音量,大家都不嚷嚷,比如遇到矛盾多一些尊重和忍让,比如遵守交通规则、在地铁里不吃零食……有时候觉得,并不是沙盘有多神奇,沙盘只是让你重新找回一些常识,引导你再次掌握那些在不停奔跑中遗失的能力,比如,如何接纳、如何努力、如何放弃、如何去爱。

女儿快9岁了,这段时间她的沙盘又出现了新变化,她开始构建城市,告别单纯的猫猫狗狗,出现“人”这个元素。于老师曾说她的一年级可能就像一只小动物进入人群,现在这只小动物终于有点人样了。女儿的行为举止依然有着不合时宜的幼稚,还是会经常哭,搞不定的时候还是会焦虑,比如她会因为老师要求的一个发音发不出来,就梦见英语老师化身怪兽边发着那个音边追着她跑,沿途惊起一堆英语字母。不过,用梦化解情绪、她还能说出来总比夜惊好多了。

我不会天真到觉得沙盘能解决所有问题,特别是不可能把一个不那么正常的孩子变得跟其他孩子一样。于老师对我来说,并不像心理医生,更像朋友。也许心理咨询师也会有不同类型,有的生有慧眼、长于诊断,有的良师益友、润物无声。我觉得相比那种专家大拿,我更喜欢于老师这种朋友型的咨询师。相交两年多,我感受到她付出了很多,这种超越了金钱和契约的情谊曾经温暖过我和孩子的心灵。

孩子二年级时学到了课文《雪孩子》,这个故事曾是我的童年三大悲剧之一,其他两个分别是哪吒自刎、孙悟空被压五行山。我当时发了个朋友圈怀旧,于老师在后面留言:“过渡性客体、本能压抑、分离个体化,成长必经之路。”我顿时被勾起了好奇心。求助百度,发现这些心理学名词还挺有意思的。“分离个体化”是个体脱离原本所依赖的家庭而形成自己独立个性心理的过程,可不就是哪吒剔骨还父、削肉还母。每个孩子的心里都有一个大闹天宫的孙悟空,西天取经绝对是压抑了本能。其实孩子们也挺不容易的。至于雪孩子之于小兔,就是“过渡性客体”,就像我女儿的小被。那是她刚出生时用的一块包布,因为柔软而备受宠爱,从她4个月大开始,每晚必然要抱着小被闻着入睡。那天晚上,女儿抱着小被准备睡觉,我乐呵呵地说:“你这个过渡性客体要准备用到哪一年呢?”看着女儿困惑的表情,忽然觉得心理学的确给人带来了另一个看待世界、看待自我的视角。我想,这也是心理咨询师教给我的事吧。

(我写完这篇文章后,也征求了咨询师于老师的意见。她希望我能告诉读者们,文中涉及的沙盘解读和咨询师建议,都是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而进行的合理推测与判断。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家庭情况也是千差万别,读者请不要简单地对号入座,遇到问题还是应该找专业人士求助。)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文豪、史密斯和菲菲的炖菜

    文豪、史密斯和菲菲的炖菜

  • 读者来信(1073)

    读者来信(1073)

  • 虎妈威震逍遥津

    虎妈威震逍遥津

  • 《我的事说来话长》:治愈式“啃老”

    《我的事说来话长》:治愈式“啃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