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基金崛起:谁能赚到钱

作者:admin 2021-05-16 我要评论

2021年,基金迅速爆红,现在很多年轻人在一起可以不聊明星八卦,不聊房子股票,但基金却是大家共同的话题。 不过,基金狂欢之后,很快就是一地鸡毛。随着A股市场...

2021年,基金迅速爆红,现在很多年轻人在一起可以不聊明星八卦,不聊房子股票,但基金却是大家共同的话题。 不过,基金狂欢之后,很快就是一地鸡毛。随着A股市场在春节之后开始调整,基金重仓股大跌,很多基民在近期损失惨重。一直以来,中国股市致力于提高机构投资者的比例,今年的基金热潮让人看到了中国股市转型的希望,但与此同时,基金重仓股崩盘拖累整个A股市场,基金的破坏性又展露无遗。对于中国股市而言,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是,基金崛起到底是福是祸?

为什么基金突然火了?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月,国内公募基金的募集资金超7000亿元,和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一倍还多。市场上还出现了大量的“日光基”,多只公募基金在发售第一天就被抢光,某只基金的认购上限是150亿元,结果发售首日的认购规模接近2400亿元,打破了此前公募基金1000多亿元的历史认购纪录。

事实上,基金的火爆并非始于今年,2020年的基金其实就已经非常火爆,全年新增规模超过3万亿元,总规模达到18万亿元,创下5年来新高。在去年高速增长的背景下,今年的基金规模继续高歌猛进,无论是基金规模还是基民人数都大幅增长。在投资者的追捧下,部分明星基金经理甚至火出圈,热度超过流量明星。鉴于基金的热度之高,很多人将今年称为全民买基元年。

今年的基金行情如此火爆,最直接的导火索是去年基金的赚钱效应。2020年,由于A股市场引来一轮小牛市行情,上证指数和深证指数年内分别上涨14%和39%,创业板指数涨幅更是超过60%。牛市背景之下,基金行情水涨船高,去年股票型基金的平均收益率超过50%,其中有将近90只基金的收益翻番。去年的基民如果耐心持有全年,收益将非常可观。在去年基金强大的赚钱效应刺激下,今年开年以来,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踊跃买基,造成了今年的基金热潮。

如果放在更大的宏观背景下来看,基金热潮则是在货币大放水的背景下,民众为了避免资产缩水所催生。最近几年,全球经济陷入集体疲软,去年新冠疫情的暴发,更让全球经济雪上加霜。为了拯救经济下滑的势头,全球主要经济体都不约而同地实施了货币大放水,避免资产贬值成为全球性挑战。

从美国来看,无论是特朗普还是拜登执政,美国的货币政策都保持了超级宽松的力度。由于美联储持续放水,美国股市持续创出历史新高,尤其是最近比特币疯狂上涨,虽然存在强烈的炒作因素,但也和美联储大规模放松的背景密不可分,体现了市场对抗美元贬值的意图。

在全球放水的背景下,中国很难独善其身。从去年3月以来,中国的广义货币量M2连续10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截至去年年底,M2同比增长10.1%,和过去几年相比,中国的货币供应量增长迅速。衡量货币供应量是否过于充裕,通常将M2和GDP做对比,有两个最常用的指标,一是看货币和经济总量的比值M2/GDP,二是看货币和经济总量的增速。

2016年11月8日,杭州玉皇山南基金小镇上的人们利用午餐时间交流

 

从第一个指标来看,我国广义货币和GDP总量的比值超过210%,全球范围内高居前列。美国去年大规模放水,M2/GDP的比例大概是90%,虽然有统计口径上的差异,但是中国货币供应的充裕程度可见一斑。中国的经济总量大概是美国的七成,但是去年年末的广义货币总量达到32万亿美元,比美国的19万亿美元高出近七成。

从第二个指标来看,也就是比较M2和GDP的增速,通常而言,二者差距在3个百分点可算相对正常,如果超出太多就说明货币供应量过大。从最近几年我国M2和GDP的增速关系,可以清晰看出我国货币供应量的快速增长。2017年,我国GDP增速6.9%,M2增速8.2%,二者相差1.3个百分点;2018年,我国GDP增速6.6%,M2增速8.1%,二者相差1.5个百分点。这两年货币供应量保持在相对紧缩的状态。2019年以来,紧缩的货币政策开始转向,当年我国GDP增速6.1%,M2增速8.7%,二者相差增大到2.6个百分点;到了2020年,M2同比增长10.1%,GDP增长2.8%,二者的差距扩大到7.3个百分点。

在货币放水的背景下,民众不得不开始新一轮和通胀的赛跑。从历史上来看,楼市通常是最佳的资产保值工具,但是对很多普通民众,尤其是年轻人而言,投资房产对资金的要求太高。在“房住不炒”的调控之下,不仅炒房的难度比以前高了很多,而且通过楼市获取暴利的空间也比以前少了很多。这一届年轻人,买房的兴趣明显不及“70后”和“80后”,在通胀压力面前,他们对抗通胀的首选不是房产。

除了楼市之外,股市是门槛更低的投资渠道,长期以来,中国股市一直是以散户为主,但是现在股市的投资者结构开始发生深刻变化,比起自己买股票,越来越多的散户投资者愿意将资金交给基金经理。有统计数据显示,最近新增基民当中有一半是“90后”,部分老股民也干脆弃股投基,近期大概有30%的股民将资金全部从股市转出来购买了基金。

中国股市之所以发生这种变化,主要原因在于越来越多的散户发现其实自己根本跑不过市场,即使在牛市行情下,也是赚了指数赔了钱。很多散户执着于自己炒股,从投资的过程来看,能够体会到更多大起大落的快感,但是从投资结果来看,最终能够赚钱的微乎其微,大部分散户在A股市场都逃不过被“割韭菜”的命运。和散户的投资成绩相比,基金的业绩回报可谓相当耀眼,去年有将近90只基金的收益翻番,这样的投资回报率无疑秒杀众多散户。

经过了前几代散户投资者的血泪教训之后,新一代投资者开始倾向于将资金交给专业的机构投资者打理。和机构投资者相比,散户无论是专业知识、信息渠道,还是资金优势,都远远不在一个等级之上。买基金或许比自己直接买股票少了一些投资的乐趣,但是从最终结果来看,将资金交给专业投资者而不是自己炒股,对绝大多数散户而言是更理性的选择。

国外成熟的资本市场,机构投资者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和散户的追涨杀跌相比,机构投资者的投资风格相对更加长期和稳定,越来越多的散户投资者通过购买基金,逐渐提高市场的机构投资者比重,这也是A股市场逐渐走向成熟的标志。

虽然最近几年基金规模高速增长,但是从整体来看,A股市场还是以散户投资者为主导,机构投资者所占比例依然偏低。从投资者数量来看,A股自然人投资者接近1.7亿户,非自然人只有38.72万户,自然人占比超过99.7%。从持股市值来看,公募基金持股占流通股的比例接近8%,创下历史新高。如果算上保险和外资机构,机构投资者占A股流通股的比例大概接近15%。这样的比例和成熟市场还有较大差距。在美国股市,机构投资者持股占流通股的比例超过40%。从股票成交额来看,自然人投资的股票成交额占比超过80%。无论以怎样的角度来看,散户依然是当前A股市场的主导;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也意味着,我国的基金行业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全民买基时代还远远没有到来。

2016年11月8日,杭州玉皇山南基金小镇吸引了很多外籍人士参观

 

个人投资者买基金的好处

无论是中国股市还是国际资本市场,散户在股市上总是处于食物链的底端,真正能够赚钱的只是极少数,绝大多数人的命运都是亏钱。今年年初发生在美国股市的游戏驿站逼空事件,是一个极端特殊的孤例,散户们空前抱团,将众多做空的机构打爆,散户在短期之内战胜了机构。但这种案例很难复制,而且也很难长期持续。以游戏驿站的股价走势来看,在短期暴涨之后,散户取得暂时的胜利,但估计很快又会快速暴跌,大量追高的散户被深深套牢。

在资本市场上,除了极少数散户投资者,绝大多数散户和机构相比还是处于弱势。股市投资需要极高的专业知识、丰富的投资经验、良好的市场感觉,有时候还需要丰富的信息渠道甚至资金优势。而A股市场的绝大多数散户投资者都是听从小道消息,追逐市场热点,极少有人形成自己成熟的投资方法体系,在一个只能是少数人赚钱的市场,散户的这种投资风格,注定了在股市上只能被“割韭菜”的命运。

和散户相比,基金经理们有非常强大的投研体系,不仅基金经理有非常丰富的投资经验,而且在每个细分行业都有自己的调研团队。从研究和获取信息的能力来看,远非单兵作战的散户能比。其次,成熟的基金经理都有自己完善的投资体系,何时买何时卖有一套严格的纪律,部分基金甚至采用量化投资,通过计算机程序来设定买入卖出,最大限度地避免人性的本能弱点。随着基金规模越来越大,基金的资金优势也会越来越明显,尤其是很多基金抱团购买优质蓝筹股,能够让这些股票成长为长期牛股。最近几年,基金的投资回报率越来越高,去年有将近90只基金的回报率翻番,这样的业绩是绝大多数散户难以企及的。所以,越来越多的散户开始放弃自己炒股,干脆去傍基金的大腿,这也是一种务实的选择。

对于散户而言,购买基金的另一大好处是,可以更方便购买自己看好的行业主题。比如散户投资者看好白酒或者新能源行业,想买入这个行业的一揽子股票,但作为散户而言,资金量有限,不可能将这个行业的所有股票全部买入,那么,通过购买基金就可以实现。还有些投资者看好黄金、国际原油或者其他一些投资品种,但是作为个人投资者,并没有投资国际黄金和原油市场的渠道,那么通过一些黄金和原油主题的ETF基金(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就可以实现投资国际黄金和原油市场的想法。这种行业主题基金,相当于在散户投资者和某些特定的行业之间搭建起一座桥梁,散户很难自己直接投资这些行业,但是通过基金就可以实现投资目的。

购买基金还有一个好处就是避免踩雷。尤其是在A股市场,由于业绩造假的成本很低,所以财务造假行为屡禁不止,这就使得个股爆雷的风险非常大。再有因为个股信息披露不充分,也经常发生爆雷现象。估计很多人都遭遇过爆雷。如果是重仓股票发生爆雷,对散户投资者将是灭顶之灾。投资者如果购买基金,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个股爆雷的风险,因为基金购买的都是一揽子股票,可以尽可能地分散风险。

A股市场一直牛短熊长,难以形成长期稳定的牛市,投资者在A股市场很难赚钱,这是A股市场最为人诟病之处。相比之下,美国股市比较容易形成长期牛市,这一轮美国牛市更是已经超过10年,近期还在屡创新高。如果从宏观经济基本面来看,过去10年中国经济增速远高于美国,但是股市的表现却远远不及,形成这种强烈反差的原因很多,投资者结构不同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美国股市以机构投资者为主,很多个人投资者通过养老金计划,以共同基金的方式间接进入股市。机构投资者主导股市,相比之下能够形成长期牛市,而散户的投资模式以追涨杀跌为主,所以A股市场就容易形成牛短熊长的走势。从乐观的角度来看,如果中国股市以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规模越来越大,对股市的话语权越来越强,A股市场将来有可能形成像美国一样的长期牛市,当然机构投资者影响力过大,长期牛市有时候也意味着长期泡沫。

2020年12月1日,一名市民在江苏省南京证券营业厅内通过显示屏查看股市行情

 

基金的风险在哪里?

个人投资者购买基金虽然有很多好处,但只要是投资,就会存在风险,买基金也不例外。

基金经理虽然比大多数散户的投资能力强,但也很难超越市场的波动。在牛市行情背景下,基金经理能够表现出很强的赚钱能力,但是当熊市来临,很多基金经理也一样会亏钱,很多基金甚至跑输大盘,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基金经理也是一个看天吃饭的行业。

始于去年的这一轮基金热潮,主要就是依托A股市场的小牛市背景,基金表现出了很强的赚钱能力,但是随着近期A股市场出现回调,很多基金重仓股大跌,部分基金跌幅惨重,很多近期入市的基民都遭受当头一棒。某只新成立的基金,一个月时间的跌幅就接近两成,以至于该基金不得不公开向投资者道歉。对基金行业而言,最大的风险还在于A股市场未来走势的不确定性。

而A股市场的走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货币政策的松紧程度。在疫情的冲击之下,去年的货币政策非常宽松,这成为A股市场上涨的最大动力,但是,随着中国经济逐渐从疫情中复苏,继续维持超级宽松的货币政策,可能会给经济带来更大的负面效应,所以,中国的货币政策可能会出现适度收紧。事实上,这并不仅仅是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全球经济都面临货币政策的大拐点。

最近,美国国债遭遇大规模抛售,导致国债收益率飙升,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超过1.6%,创下一年多来新高。以涨幅来看,2月的美国10年期国债创下过去6年来的最大涨幅。美国国债收益率飙升,引发美国股市乃至全球股市深度调整,包括A股市场也出现回调。美国国债收益率之所以出现飙升,主要原因在于市场预期未来通胀水平上升。由于全球范围内的疫苗接种已经大规模推进,预计未来疫情将会逐渐平稳,全球经济也会逐渐复苏。随着未来通胀水平的上升,以美联储为首的全球央行将不得不收紧货币政策,这是当前全球股市下跌的主要内在逻辑。

美国资本市场出现剧烈波动,美联储不得不出面表态,表示并没有提前收紧货币政策的计划。但对于具体如何控制国债收益上升,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并没有给出明确的计划,比如承诺买入更多的债券等。对于美联储以及全球央行而言,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是,全球央行还能够维持宽松的货币政策多久?这将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资本市场最关注的话题。

从中国的货币政策来看,虽然还没有公开收紧,但其实宽松的力度已经有所约束。从贷款市场利率来看,LPR利率(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形成机制改革之后,从2019年8月到2020年4月,一年期LPR利率从4.31%下降到3.85%,5年期以上LPR利率从4.85%下降到4.65%。然后,央行通过LPR的降息之旅就止步于此,从去年4月至今,LPR利率已经连续10个月保持不变。

进入2021年之后,央行甚至开始小幅加息。春节之前,央行小幅上调了MLF(中期借贷便利)利率,这是LPR利率的报价基础。春节之后,央行还上调了公开市场逆回购以及SLF(常备借贷便利)各期限利率。从央行的举动来看,其实已经从降息悄然切换到加息的轨道上来。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近日表示,“因为整个市场利率回升,估计今年贷款利率会有回升或调整”。

(昭君 绘制)

 

随着央行的货币政策有所收紧,目前国内关于货币政策是否应该收紧存在较大争议,不过,即使是一些认为不应该马上收紧货币政策的专家,也都有时间期限,比如至少上半年不宜收紧,言外之意其实就是慢慢收紧,如果从更长的时间周期来看,中国的货币政策收紧其实已是共识。

A股市场对于货币政策一向非常敏感,一旦市场形成了货币政策收紧的预期,对于A股市场将带来较大压力。那么对于基金而言,如果股市迎来调整压力,基金想要继续获得超额收益将非常困难,这是当前基金行业面临的最大挑战。

除了宏观层面的压力,基金还面临很多行业自身的风险。一直以来,基金行业存在的一大潜在问题是委托代理风险,也就是掌握巨资的基金经理,有可能通过“老鼠仓”和“抬轿子”等方式,利用基金为自己谋取私利,从而损害投资者利益,这是基金行业一直以来的老问题。

随着国内基金规模不断扩大,基金的话语权越来越强,基金行业开始迎来新的风险,这就是基金利用资金优势过度抱团炒作部分个股,使得个股股价被过度高估。此举可以提升基金的业绩回报,帮助基金经理获得更好的行业排名,获得更多的个人利益回报。但从长期来看,基金抱团是不可持续的,而且存在巨大风险,一旦抱团瓦解,相关个股如果股价雪崩,相关基金就会出现严重的净值回撤,基民将承受巨大损失。比如市场上最热门的白酒主题基金,随着白酒股的持续飙涨,相关基金获得了惊人的回报,但是随着近期以白酒股为代表的基金抱团股暴跌,相关基民损失惨重。

基金过热带来管理风险,巨大的资金规模超出了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目前国内已经有两位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规模超过了1000亿元,20多位基金经理的基金规模超过500亿元,如此级别的资金规模,对于基金经理的管理能力是极大的挑战。

和散户投资者相比,基金经理们可算投资经验丰富,但是和复杂的市场相比,国内基金经理们的经验其实还是不够的,很多“80后”甚至“90后”基金经理,都还没有经受足够的市场磨炼和牛熊周期的转换,更没有执掌数百亿元甚至上千亿元资金的经历,而操盘几十亿元资金和几百亿甚至上千亿元资金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投资者太过热情导致基金规模高速增长,带来了巨大的管理风险。

由于市场过热,近期有部分基金产品实施限购,其中最引人关注的就是“公募一哥”张坤旗下的易方达蓝筹精选近期连续下调申购额度,先是在年初将累计申购上限从100万元下调到10万元,最近又将单日申购上限从10万元下调到5000元。不过,主动控制规模的基金毕竟还是少数,因为“公募一哥”张坤管理的基金规模已经超过1000亿元,所以有控制规模的底气。而大多数基金还在追求规模增长,获取更多的管理费用,所以,基民过度热情导致基金规模增长过快,使得基金经理的管理能力和资金规模之间严重不匹配,最终会给投资者自身带来巨大风险。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

 

基金该怎么买?

去年基金的业绩虽然看上去非常诱人,但是这样的高回报并不等于基民实际获得的回报,具体到基民投资者,实际回报其实远远低于基金业绩,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已经成为国内基金行业的常态。有统计数据显示,去年权益类基金平均回报率超过40%,但是基民的收益率还不到20%,也就是不到基金展示的回报率的一半。如果在基金牛市尚且如此,熊市时期基民的回报率也就更加不尽如人意了。

基民的收益之所以远低于基金的投资回报率,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很多基民用炒股的思维来买基金。中国大多数散户的投资习惯都是短线交易,而且追涨杀跌,很多投资者也将这种习惯带到了基金市场。统计数据显示,超过60%的基民持有基金的时间在一年以内,能够持有3年以上的只有10%左右。 

而基金经理大多数是长期投资者,基金的投资回报率需要在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周期里才能最好地体现出来,从短期来看,很多基金的投资回报率并没有优势,基民以短线交易的思维去买长线投资的基金,这种投资本身就存在错配,所以很多短线基民难以享受基金带来的长期回报。尤其是当市场出现大幅下跌时,短线交易的基民集中大规模赎回,反过来又给基金带来更大的回调压力。

为了解决基金赚钱但基民不赚钱的问题,最近几年,部分基金公司开始推出定开基金,也就是定期开放的基金,在其余时间基金保持封闭,封闭时间可能长达2~3年,通过这种方式强迫基民做长线投资者。

很多投资者用买股票的办法买基金,在基金上涨时买入,基金下跌时又不敢抄底,使得基民的投资收益大打折扣。这种追涨杀跌的交易方式又叫作择时交易,也就是投资者认为自己可以准确选择交易买卖的时间,但事实上,在市场波动面前,绝大多数投资者并没有择时交易的能力,其结果大部分都会跑输市场平均水平。某种程度上,追涨杀跌的择时交易习惯是大多数人难以克服的本性,基金定投这种方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投资者克服人性的弱点,避开择时交易的陷阱。

所谓“基金定投”,也就是基金定期定额投资,是指投资人在固定时间(比如每月第一天),以固定金额持续购买某只基金。基金定投的好处在于忽略了市场波动,无论市场上涨还是下跌都持续买入,这样就规避了择时交易的缺点。很多散户总是习惯追涨杀跌,尤其在市场下跌的时候因为恐惧而卖出,会错过很多低位建仓的机会,基金定投可以改变这一点。

对普通投资者而言,在选择基金时无论是选行业主题还是选人,都具有一定的难度,更简单有效的办法或许是被动投资,也就是购买指数型基金。购买指数型基金看上去似乎是一种傻瓜式的投资,但从历史数据来看,在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周期里,大多数主动型基金其实是跑不过指数的,无论国际成熟市场还是A股市场都是如此。巴菲特在2008年曾经和一家对冲基金的管理人以100万美元做赌注,巴菲特投资标普500指数,对手投资5只对冲基金,用10年时间看谁的投资回报率更高。结果巴菲特投资的标普500指数只在2008年落后,其余9年都处于领先,最终得出的10年累计回报率,标普500指数为125.8%,而另外5只对冲基金,最低的回报率只有2.8%,最高的为87.7%,都远远跑输了指数。

最近几年,国际市场上被动投资的指数型基金大幅增长,2019年指数型基金的规模更是首次超过了主动型基金。A股市场或许将来也会迎来这样的大趋势。

随着最近A股市场出现回调,部分基金收益大幅缩水,新进场的基民被迅速套牢,在市场的波动面前上了一堂生动的风险教育课。这也使得近期火爆的基金销售迅速降温。曾经在今年年初大规模上演的“日光基”现象基本消失,很多新基金发行首日仅有几亿元销售额,甚至还有几只新基金发行失败。这一方面说明投资者意识到了投资基金的风险,变得更加理性,同时也体现出,当前市场的散户投资者还是以短线思维为主,习惯追涨杀跌,当市场上涨时踊跃入市,市场调整时快速退出。

(插图:疯狂的韭菜)

 

散户机构化真的好吗?

长期以来,关于中国股市有一个由来已久的观点,中国的散户比例过高,应该像美国一样提高机构投资者的比例。那么,机构投资者比例是不是越高越好呢?

首先来看看美国股市是怎么从散户为主转化为机构为主的。在上世纪30年代之前,美国股市也是一个散户绝对主导的市场,和当前中国A股市场一样,美国散户抱着一夜暴富的想法在股市上追涨杀跌,散户成交量占市场的比例超过90%。经过几十年发展之后,美国股市的散户比例大幅降低,机构已经成为美国股市的绝对主力。美国股市从散户完成机构化的转变,主要由几个因素推动。

上世纪30年代股灾之后,美国推出了新的《证券法》,在注册制之下推出了严格的退市制度,一旦上市公司满足了退市条件就必须执行退市。美国股市的退市率大概在8%左右,这是一个非常高的比例。退市制度的本意是为了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保证投资者的利益,但是如果投资者不小心买到退市股就会遭遇巨大损失,即使有相关的索赔机制,也很难完全覆盖投资者的损失。在美国推出注册制之后,散户的比例就开始明显下降。

到了上世纪70年代,美国开始推出“401(K)计划”,通过税收优惠方式,鼓励企业员工将更多资金投入到长期养老储蓄资金之中,员工如果将部分工资转移到养老金账户,可以在税前扣除,只有当个人账户资金被取现或退休领取时才需要缴税,这种方式具有延迟纳税的效果,考虑到未来很多年后的通货膨胀,这种延迟纳税事实上具有减税的功能。美国养老金账户的资金通过共同基金投资股市,获取资产保值增值。对于美国的散户投资者而言,在股市交易需要缴纳不菲的交易费用和税金,但是在“401(K)计划”之下,散户通过共同基金间接投资股市,不仅节省了费用和税金,还可以借助专业投资者的投资经验获取更高收益,所以,以共同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迅速崛起,美国散户比例显著下降。

如果以美国股市机构化的过程来看,中国股市想要实现这样的目标还有很远的距离。不过,一个真正值得深思的问题是,美国股市的高度机构化,是否应该是A股转型的方向,或者说,A股市场真的是机构化程度越高越好吗?
 

还是从美国股市来看,事实上,这几年美国股市的散户交易又重新开始活跃,尤其是以Robinhood为代表的在线交易平台崛起后,通过低佣金甚至零佣金的模式吸引了大量新生代美国散户加入。最近美国散户在游戏驿站股票上狙击美国空头机构,主要就是通过这些在线交易平台完成的。Robinhood平台甚至一度暂停散户购买游戏驿站等热门股票,这也引发了极大争议。游戏驿站逼空事件之后,机构投资者开始被拉下神坛,越来越多的美国散户看到了机构的不足,增强了自身炒股的信心。美国股市在经过了几十年的去散户化之后,散户交易又重新活跃起来。

和美国市场不同的是,A股市场正在经历从散户向机构化转变的初始阶段,这也是一个市场走向成熟的必经阶段。不过值得警惕的是,A股如果过度机构化,同样也是一件危险的事情。因为以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做大做强之后,对于A股市场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将大大提升,机构投资者利用资金优势抱团炒作,其实会使得所谓价值投资走向另一个极端。如果说散户追涨杀跌会加剧市场的不稳定,机构抱团炒作其实是更大的泡沫和风险,一旦泡沫破灭,带给市场的伤害将远大于散户。

对于A股而言,散户过多容易导致市场追涨杀跌,使得A股很难形成长期牛市,但是机构力量过大,又会出现过度抱团,带来市场的估值泡沫。无论是过度散户化还是过度机构化,都会带来各自的麻烦。这一轮基金热潮快速崛起,又因为基金抱团股大跌而迅速降温,从长期来看其实也是好事,一方面展示了机构投资者在牛市赚钱的专业能力,同时也让人们充分意识到机构投资者强大之后的潜在风险,以及可能给市场带来的破坏性。

A股市场一直牛短熊长,难以形成长期稳定的牛市,投资者在A股市场很难赚钱,这是A股市场最为人诟病之处。相比之下,美国股市比较容易形成长期牛市,这一轮美国牛市更是已经超过10年,近期还在屡创新高。如果从宏观经济基本面来看,过去10年中国经济增速远高于美国,但是股市的表现却远远不及,形成这种强烈反差的原因很多,投资者结构不同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美国股市以机构投资者为主,很多个人投资者通过养老金计划,以共同基金的方式间接进入股市。机构投资者主导股市,相比之下能够形成长期牛市,而散户的投资模式以追涨杀跌为主,所以A股市场就容易形成牛短熊长的走势。从乐观的角度来看,如果中国股市以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规模
去年基金的业绩虽然看上去非常诱人,但是这样的高回报并不等于基民实际获得的回报,具体到基民投资者,实际回报其实远远低于基金业绩,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已经成为国内基金行业的常态。有统计数据显示,去年权益类基金平均回报率超过40%,但是基民的收益率还不到20%,也就是不到基金展示的回报率的一半。如果在基金牛市尚且如此,熊市时期基民的回报率也就更加不尽如人意了。
某种程度上,追涨杀跌的择时交易习惯是大多数人难以克服的本性,基金定投这种方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投资者克服人性的弱点,避开择时交易的陷阱。
如果放在更大的宏观背景下来看,基金热潮则是在货币大放水的背景下,民众为了避免资产缩水所催生。最近几年,全球经济陷入集体疲软,去年新冠疫情的暴发,更让全球经济雪上加霜。为了拯救经济下滑的势头,全球主要经济体都不约而同地实施了货币大放水,避免资产贬值成为全球性挑战。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多家银行触发稳定股价措施!下周大金融

    多家银行触发稳定股价措施!下周大金融

  • 百股涨停!啤酒股集体暴涨!科技股起飞

    百股涨停!啤酒股集体暴涨!科技股起飞

  • “一夜暴富”后,你会改变原来的生活方

    “一夜暴富”后,你会改变原来的生活方

  • 盘中惊传降印花税,券商集体躁动又是主

    盘中惊传降印花税,券商集体躁动又是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