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

他是毫无争议的千古一帝,主席却提出批评

作者:admin 2018-03-02 我要评论

开皇九年(公元589年)2月10日,隋文帝杨坚攻灭陈朝,持续169年分裂局面的南北朝正式结束,中华大地结束了长期动乱、被异族统治的时代,琉球群岛也于同年归降隋朝...

开皇九年(公元589年)2月10日,隋文帝杨坚攻灭陈朝,持续169年分裂局面的南北朝正式结束,中华大地结束了长期动乱、被异族统治的时代,琉球群岛也于同年归降隋朝。作为开国之君,杨坚不仅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还使社会安定和平、人口快速增长、垦田规模扩大、文化进一步发展、战斗力强大的繁盛国家。在历朝历代,他都被公认为才智卓异、宽仁爱民的圣君,外国汉学家更是称其为“中国最伟大皇帝”。然而毛主席对其肯定之余,却称“其做法蕴藏大乱”。这是为何?

隋文帝杨坚画像隋文帝杨坚画像

 

事实上,对于隋文帝的评价,历史上不乏反对意见。总体说来主要有三点足以说明隋文帝在治国大战略上出现了偏差。首先他不仅将皇权置于法律之上,还利用皇权随意修改法律。虽然杨坚登基之初就大赦天下,而且大幅度削减了罪名及法律条文,但却很少有人知道他制定了诸如定 "盗边粮者,一升已上皆死,家口没官"、“盗一钱以上皆弃市”的刑罚,其严苛程度远超此前历代。同时,由于法律条文减少,许多行为无法在律令中找到对应描述,这就给各级司法官吏们随意曲解法律或进行权钱交易的空间。

占城王国遗址占城王国遗址

 

其次,杨坚作为皇帝虽然称得上伟大,但其内心却绝对算不上强大。早在北周时期,身为国丈的杨坚就多次向方士问卜自己的命运,晚年更是放任民众出家修行,在各地建设大量佛寺,几乎将宗教提升到令人震惊的高度。因为大臣进言说林邑(即越南占城)有奇珍异宝,杨坚就下令发兵攻打,直到其子杨广在位期间方才攻下。可以说,杨坚的脆弱内心让他在晚年几乎无法保持一颗冷静的头脑来思考民生,其所作所为的原始动机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的个人欲望或者是填补迷信宗教的内心空虚。为实现这一目的,巨额开支和民力消耗加重了国家负担。

《贞观政要》古卷《贞观政要》古卷

 

第三,也是最关键的问题。据赵翼《廿二史札记》所载,从古至今不乏以外戚身份夺得天下的人,但像杨坚这样容易的却真没有。事实上,除了在建德六年(公元577年)出任定州总管时领兵打仗,其他时候杨坚很少亲自作战,和同时期的其他北周大臣相比功绩并不突出,可能是天意使然。对此,《贞观政要》中曾记载过唐太宗的一段精辟论述。太宗认为,隋文帝取得天下太过容易,害怕文武百官不服,因此任何事情几乎都是亲自决断,从不肯放手让下属去做,因此从宰相到六部官员,几乎都是只知顺承而已。

唐太宗李世民剧照唐太宗李世民剧照

 

在各项权力高度集中于杨坚个人手中时,他性格中的缺陷就被无限放大。在中学历史书上我们就曾学过,开皇之治时期国家非常富庶,比如积累的粮食直到唐朝前期也没吃完。然而人们却没有细想,既然有如此之多的粮食,隋末的农民们又为何因为苛捐杂税和吃不饱饭而发动起义呢?既然民众吃不起饭,朝廷为何守着足够吃几十年的粮食而不肯开仓赈灾?

这其实就是隋文帝杨坚备受批评的毛病——为人太过吝啬。作为普通人,吝啬或许算不上多大的毛病,但作为皇帝,任何方面都吝啬这就很可悲了。靠牺牲消费来积累财富,粮食只是征缴而不发放,那么国家确实富得流油了,人民却都得穷死饿死。因此主席才会对隋文帝这样的行为予以批评,认为其眼光过于短浅,其做法为隋末的动乱埋下了伏笔。

隋炀帝杨广剧照隋炀帝杨广剧照

 

综上所述,隋朝的政治体系在隋文帝后期就已趋于僵化,所有权力集中于国家,国家权力又都集中于杨坚。然而此时的政治制度刚从南北朝的世家贵族制走出,其弊病的完善绝不可能靠杨坚一人能够完成。在这样的情况下,因势利导显然才是最佳选择,因此唐太宗才会说:“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岂如广任贤良,高居深视,法令严肃,谁敢为非?”话中深意足以令人警醒。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2019年度生活方式:青春崇拜

    2019年度生活方式:青春崇拜

  • 炸炫

    炸炫

  • 国潮

    国潮

  • 不为铭记,谁会跑这100英里

    不为铭记,谁会跑这100英里